主题:化学高考题真的不能再增大难度了

作者:历史学的还不错——用匠心与读者对话,用良心与心灵对话;不唯利是图(不以盈利为目的),不随波逐流;努力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自媒体。

2020年是山东省新高考的第一年,作为化学老师,越来越多的能感受到高三的化学高考模拟试题的难度在与原来相比陡然增大了,包括山东省两次的全省模拟试题难度都不小。更有某些地市的二模试题平均分在40分左右。

为什么现在的高考题越来越难了呢?

首先是新的高考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要求比原来高了。精选了学科内容,注重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内容比原来的多学习一个模块,而且多是以新情境的下化学知识的考查。虽然依然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层次,但是明显对应用层次的考查的比重在大幅度的上升。

高考已经不再仅仅是高考本身,新的高考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有利用高考倒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想法在里面。那么命制试题的人就有一种“让刷题不再有用”的想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让刷题的作用消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试题的难度自然也就变大了。

高考难度增大的另一个考量就是新高考评价机制中的等级分。过去的高考是你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最后求总和按分数由低到高录取,新高考不同组合之间的比较导致等级分出现了。等级分简单来看就是一个名词分,虽然解决了不同组合之间的成绩排序问题。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矛盾,那就是选择前的囚徒困境,都希望选择一个强者更少的学科,再就是等级分和原始分学生难免会在心里做比较,很多人担心若大部分的人原始分高于等级分会导致学生和家长不满,而等级分高于原始分则不会。那提高试题难度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但是笔者认为化学高考题真的不能再难了。

新的高考制度下,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有不少的人不仅趋利,还避害。新高考评价机制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内斗,同学科内部决出胜负在与其他组合PK。如何才能让自己在最后的竞争中胜出呢,选择强手较少的学科作为六选三的组合选项成为了必然,这就是六选三实施初期物理被弃考的逻辑。虽然我们都不乐意承认,但是事实就是物理强势的学生往往大概率综合学习实力也是非常强势,怎么办,避而不战就可以了,我不选就可以了,你们一群学霸自己PK就好了,所以后续有些省份采用了3+1+2的模式,山东虽然采用六选三,但是在高考专业录取的过程中对物理的选择做了更多的限制,很多学生被逼选物理,那化学递补成为了新的被弃考目标。

当学生圈定六选三组合的时候不仅趋利还会避害,也许化学学习的压力他们还可以接受,那么过难的高考试题则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高考采用的是等级分,不管多难都还是有一个总的正态分布的分数,但是学习不是只有一次考试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大大小小经历数次的考试,如果每一次的考试完以后,都是满试卷的错号,最后只考三四十分,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还有就是对优秀生也不公平,过难的试题会导致认真学习作答的和什么都不会纯靠“蒙”的差距在缩小。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弃考化学。

过难的试题使考查的重心发生了偏移,高中和大学的化学知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导致高中教学的起点会越来越高,学生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厌学化学的人数在上升。

过难的化学试题会挤走很多热爱化学的学习,会消磨掉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最后那一点热情,如果化学的试题再无限制的增大,可以想象的是未来化学会面临大面积的弃考,而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也不是新高考改革所预期的效果。

高中化学高考试题的难度真的不能再增大了!

一家之言,对此您怎么看,留言区见!

1.创作不易,本文是笔者逐字码出,欢迎关注、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2.文中配图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