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薔,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說她陌生,是因爲現在很多年輕的歌迷或許根本不認識張薔;說她熟悉,是因爲很多內地的老歌迷對她非常熟悉。如果你瞭解一下張薔的歌唱背景,你會感到不可思議,她最紅的時候登上美國《時代》週刊,能與鄧麗君平分秋色。雖然如今她早已不紅了,但她曾經輝煌的歷史,足以載入華語樂壇史冊了。

時間回到過去,在上個世紀80年代,張薔可謂是中國內地流行樂壇的風雲人物,張薔靠翻唱在內地迅速走紅,因爲她所代表的那個時代,正是中國內地原創音樂極度缺失的時代,在那個特殊時期,張薔翻唱了大量的港臺金曲,憑藉自身獨特的演唱方式和聲音表現力,深深感染了當時國內的歌迷並俘獲了大批歌迷的心。

說到張薔,我們不得不提一提當時風靡世界的迪斯科舞曲,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迪斯科在世界範圍內興起,迪斯科舞曲就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中國流行的,當年奠定張國榮歌壇巨星地位的歌曲《Monica》就是一首迪斯科舞曲,這首歌當年風靡香港,從而讓迪斯科舞曲開始在中國流行。張薔就是內地音樂潮流的引領者,內地歌迷初次認識到迪斯科的魅力就是因爲張薔,她時尚前衛的音樂風格和狂熱的舞臺表現力給歌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80年代張薔被譽爲國內的“迪斯科女皇”,可見她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1985年,張薔的第一張專輯就賣出了250萬張以上,同年她的專輯又賣出了420萬張,1986年的專輯又賣出了400多萬張,這個銷量在當時簡直就是奇蹟。1985年到1992年期間,張薔共發行了27張個人音樂專輯,正版專輯銷量就賣出了2000萬張,盜版的更是不計其數。

不僅如此,張薔在爆紅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她登上美國《時代》週刊,成首位受訪的中國藝人,美國《時代》週刊甚至將她與惠特尼·休斯頓、珍妮佛·拉什、鄧麗君等六位歌手一同列爲“全球最受歡迎的女歌手”,19歲的張薔排第三位,而且排名比鄧麗君還高。鼎盛時期的張薔,風靡程度可謂能與鄧麗君平分秋色,只可惜這輝煌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國內紅得發紫的張薔,大受年輕人的追捧,但主流媒體一直對她質疑較多,她過於前衛的舉止和形象,曾讓她一度陷入輿論風波,一度導致事業下滑,加上各大媒體的封殺,以及私人方面的原因,紅了幾年的張薔慢慢淡出了公衆的視線。

近些年張薔依舊活躍在娛樂圈,國內綜藝節目時常也能看到她的身影,雖然影響力已大不如前,更無法重現往日的輝煌,但她曾經輝煌的演藝經歷,足以讓她在歌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