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读史:这半年多,春哥潜心读史,研究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越来越觉得历史的魅力所在,从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历史事迹里面无不浸透着人性的善恶、看待世界的格局、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际遇。春哥决定以自己的笔触再次叙述唐末到明清的历史,这也是我们这个国度一段珍贵的记忆。】

周世宗柴荣在位六年,励精图志,兴修水利,革除陈俗陋规,减免苛捐杂税,整顿法制,裁汰冗兵冗将,重建军队,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又筹谋统一大业,结束持续五十年之久的混战分裂割据局面。是五代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为以后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960年,周世宗柴荣病逝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无法管理政事,国家政局动荡不安。赵匡胤是跟着柴荣出生入死打江山的人,因此对后周也是非常珍惜的,他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曾经结拜为义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

次年元旦,风闻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这里面存在文官当权队伍将会有一些不利的安排,让部队感到不舒服。

赵匡胤率军至卞京以北二十里的陈桥驿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归德军掌书记赵普和军中一班将领,就扮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惯常剧情,在五代史更替里面并不少见。军士们在深夜五鼓,一齐聚集在陈桥驿门,宣言要请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天子。到了天刚亮时,军士们拥到赵匡胤的寝所,由赵光义入内传达军士们的请求。

诸将露刃于庭,赵匡胤的爱将罗彦瓌叫嚷说:“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于是他们就把预先准备好的皇帝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大家高呼万岁,并把赵匡胤扶上马,准备返回京城,登上皇帝宝座。

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因为赵匡胤本身战功卓著,以及他和柴荣的关系非常亲密,群臣中间有威望,因此这个禅位非常顺利,恭帝在妈妈的陪伴下履行禅位程序,赵匡胤刀都没有出鞘就获得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这里还有一个事必须强调一下,赵匡胤“陈桥兵变”得到皇位后,对周世宗的妻儿一个都没杀,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

周世宗第三位皇后,是宣懿皇后的妹妹,又称小符皇后,赵匡胤得位后,被尊为太后,即周太后,死后追封宣慈皇后。

周世宗第四子,即周后主柴宗训,被赵匡胤封为郑王,20岁时病逝于房县治所,追谥为周恭帝。

周世宗第五子,曹王宗让,下落不明。民间传说改姓宁避祸,还有说是被其岳父卢琰收养,改姓卢,成了卢氏的一支。

周世宗第六子,纪王宗谨,宋太宗“干德二年十月,熙谨卒”,这个记录在官方正史中,说明被赵匡胤派人抚养长大了,然后才去世。

周世宗第七子,蕲王宗诲,被赵匡胤给了宋开国功臣潘美,即后来的潘惟吉。

春哥评述:宋太祖赵匡胤是历史上少有的慎杀之君,尽管他在担任武将期间,冲锋陷阵,勇猛无比,打的都是攻坚战,说明他不是胆小怕事之辈。之所以做了开国之君之后变得仁义了呢,骨子里也是家庭教育的影响,赵匡胤并非出身草莽,而是起于军队大院,他的父亲也是当时朝廷的将领,家境不说巨富,应该也是小康殷实之家,母亲对其影响很大,之所以后来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据说也是他妈妈的主张。说明赵匡胤这是一个孝子,从他对待前朝王室的待遇上也可以看出来,内心是仁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