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冬小麦最主要产区的河南省,近日已经陆续有地方开始收割,三夏生产拉开序幕。

很多媒体和新闻上,有的专家称冬小麦亩产可达800公斤。

不过,从已经收割的小麦来看,可能没这么乐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今年小麦受旱情影响较为严重,很多小麦出现早死的状况,临近收割时部分地区又受到大风的影响,出现了部分倒伏,出现减产在所难免。

笔者周末在老家,随便问了几个已经割麦的老乡,得到的答案真心不乐观。

打理比较好的,勉强达到400公斤左右。很多受旱比较严重的亩产只有二三百公斤(亩产约400斤到600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可能是受旱情影响吧,不过据老乡反映,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最多也就500公斤左右。距离,专家说的800公斤的理想产量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可能我种的小麦是假的吧!”老乡笑着说,“电视上说的那种产量,我觉得我是办不到”。

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媒体上报道这种新闻时更可能没有把话说清楚,或者专家没有说清楚,让农民产生误解了。

这种亩产800公斤,更多的是在试验田里产生的。也就是说,肥料、水分都要达到最优,还不能受灾害,才能出现这样的产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农民的大田很难达到这种要求,即使通过投资能达到,农民也不能这样做,为什么?

因为,粮食价格太便宜,这样做,不仅辛苦一季没有任何收入,还要倒贴进去好多钱。

粮食作为生存物资,关系国计民生,大幅度涨价是不可能的,国家也不会允许这样,因为怕没有田地的低收入人群生存受到威胁。但是笔者还是希望,粮食价格多少涨一些,毕竟农民太不容易。

读者朋友,你们那边小麦产量有多高?达到800公斤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