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至今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尤其是在注重传承的中国,重视子嗣的农村尤为严重。但是现在结婚率逐年下降,离婚率逐年升高,尤其在农村,离婚潮愈演愈烈,曾经认为离婚是丢脸的事情,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什么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离婚率攀升,诸如“我国离婚率高达38%”“每100对新人领证就有38对夫妻离婚”等数据活跃网络。

以10年前的数据来对比,2008年离婚人数仅226.9万对,2018年离婚的有446.1万对,比上年增长2.0%。2019年也就是去年第三季度,全国离婚的有310.4万对,还没有看到第四季度的离婚率,但是可见同比增长7.1%,而且离婚一般以女方提出的比例为大,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离婚风潮似乎越来越猛,这是为什么呢?

农村离婚比例攀升有一定的环境原因:

第一、外出务工人员多,夫妻双方分居

在农村,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见,也许在家里,夫妻双方没有什么矛盾,可是为了挣钱去城市打工,或者为了各自的发展,夫妻双方分隔两地,要么男方在城市打工,女方在家里带孩子照顾老人,要么双方都在不同城市,这样聚少离多,夫妻之间感情淡漠,很容易导致离婚。

还有就是在农村,见得比较少,而外出务工后,人容易跟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许双方在结婚之初并没有多少感情,因为彩礼符合要求而结婚。然后结婚后因为机缘巧合原因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的真爱,这样离婚的比比皆是。

第二、双方当事人年纪小,爱意气用事

在农村,普遍结婚的年纪无论男女都比较小,这期间的年轻人往往不定性,对于婚姻的认识也不到位。而且统计显示,农村离婚当事人平均年龄只有20岁,一般结婚3~5 年的离婚占30%;结婚5~10 年离婚的占25%。对于年纪小的年轻人而言,容易闹脾气,所以也容易离婚。

第三、违法同居行为导致

其实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许多因为夫妻双方分开,有了新的同居伴侣,对于夫妻感情是极大的伤害,这样的离婚情况比较多。除此之外,在部分偏远农村,许多年轻人结婚还不到法定年纪,大概16岁结婚的也有,这期间属于不受法律保护阶段,属于违法的,只在村子摆酒席认可而已,等到到了法定年龄再去领结婚证,7年之痒过不下去后,就离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