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演杜琪峰可以说是香港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呈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香港电影步入低潮,面临票房萎缩、人才流失的局面。1996年,杜琪峰与韦家辉、游达志等人成立了“银河映像”,在许多人对香港电影前景不抱希望之时,“银河映像”的一众主创们接连拍出了《枪火》、《暗战》这样的具有独特风格印记的佳作。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部由杜琪峰执导、带有“银河映像”印记的电影。

故事与现实

电影《神探》于2007年上映,由刘青云、安志杰、林家栋、林熙蕾等人主演。

徐步高

在杜琪峰的导演生涯中,少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神探》算一部。

2006年3月17日凌晨,香港尖沙咀的一个行人隧道内,突然传来刺耳的枪声。当时,执行巡逻任务的冼家强和曾国恒与一名身着便装的男子发生枪战,该事件最终造成警员曾国恒与便装男子死亡、冼家强重伤的严重后果。后来,便装男子被证实是休班警员徐步高,而他所使用的枪为5年前另一案件中遗失的警枪。

电影《神探》的故事情节改编于这一真实案件,故事的主要线索为“寻人”→“寻枪”→“冲突”。

在《神探》中,《枪火》、《放逐》中所展现的大段富有“暴力美学”的枪战场面几乎销声匿迹,一部悬疑、推理的电影需要枪战润色,而绝不是喧宾夺主。警员王国柱的神秘失踪成为了影片的第一个“冲突”。已经丢失的王国柱的配枪成为几起案件的“主角”,这把枪有如“潘多拉的魔盒”

在剧本的编写上,《神探》体现了重要情节的取舍和服务于主题的艺术加工。徐步高案件中,杀人夺枪的行为经过精心谋划,可谓心狠手辣。而在电影中,高志伟杀害王国柱夺走他的枪最初原因是自己的配枪丢失,而杀人则是为了不让事件声张而临时起意的行为。剧本这么设置,为夺枪的行为提供了更容易被理解的动机,也与高志伟之后的犯罪形成巨大的反差,深化影片关于“人性”的主题。

孤独的天才

那只耳朵,让观众联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梵高。

被称为“神探”的陈桂彬天赋异禀,他能通过透视人的内心所想和置身同样的犯罪场景破案。他把自己的这一能力表述为“我能见到人心里的鬼。”

他口中的“心里的鬼”其实是人性的弱点,也可以理解为性格的阴暗面。直面人性的弱点是一件难熬的事。失去语言、神态、动作的掩盖之后,人性丑陋的一面在陈桂彬眼中展露无遗。这样的天赋带给他的不只有“神探”的声誉,还令他成为众人眼中彻头彻尾的“疯子”。

梵高和陈桂彬的形象有着相似的地方:疯癫。在他生前,梵高的画作被看作疯子的自娱自乐,除了他的弟弟,没有人把这些画当成艺术品欣赏。陈桂彬神经质的办案方式令人无法理解,与常理不同,便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荒诞不经的。与其说是孤独造就天才,不如是天才生来孤独,梵高与陈桂彬形象的相似预示了二人共同遭遇的悲剧的结局,而这恰恰与“银河映像”宿命感的主题相印证。

迷失的人性

影片表现多重人格的方法十分新颖,同时又具有视觉冲击力。在这一点上,《神探》与《搏击俱乐部》类似,二者都将分裂的人格拟人化,通过一个具体的演员进行呈现。只不过,《神探》中高志伟的人格足足有七个,导演选择了通过频繁的转换镜头来呈现他复杂的内心世界,镜头、语言的层层递进给观众有如《盗梦空间》中梦境被依次唤醒的视觉冲击感。

在配角的选择上,展现了制片方的智慧。该片配角的选择,利用了观众已经建立的主观印象。片中,林雪代表着高志伟“贪吃、懦弱”的性格弱点,而这正是林雪在《PTU》、《大事件》中留给观众的印象。张兆辉则代表着高志伟“暴躁、不计后果”的性格弱点,张兆辉在《大块头有大智慧》中的形象正是如此。利用配角此前建立在观众脑海中的主观印象,“借力打力”,深化人物形象和观众快速代入剧情两不误,可谓一举多得。

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他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自私无疑是《神探》中出现最频繁的人性弱点。何家安在经历多次打击后,终于对陈桂彬说出:“我好后悔找你帮忙”这样绝情的话。何家安和陈桂彬的前妻找陈桂彬,无非是想利用他的天赋打破自己事业的困境,即使是在知道陈桂彬为了自己而牺牲的前提下,何家安想到的仍然只有自己的前途。

开始的小偷小摸令高志伟不以为然,配枪遗失令“自私”彻底占据主导位置。在那个夜晚,他原有的人格迷失在树林中,七个衍生的人格轮番支配他的人生。当他决定抛弃原有人格的时候,第二天的黎明,就再也没有到来。

惊心动魄的两分钟

影片最后的两分钟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观众亲眼目睹了何家安被心魔主宰。

在最后的冲突之前,陈桂彬手中拿的是何家安的枪,高志伟手中拿的是王国柱的枪,何家安手中拿的是女友阿玲的枪,南亚人手中拿的则是高志伟的枪。

冲突之后,高志伟用王国柱的枪击杀陈桂彬、南亚人,击伤何家安。何家安用女友阿玲的枪击伤陈桂彬,后陈桂彬用何家安的枪与高志伟枪战二人双双殒命。南亚人用高志伟的枪并未伤人。

第一次换枪

①第一次换枪:何家安拿回自己和女友阿玲的枪,企图营造事后赶来的假象。他将南亚人手中的高志伟的枪换到陈桂彬手中,将高志伟手中的王国柱的枪换到南亚人手中。如此布局,形成的故事便如高志伟所说:南亚人杀王国柱用他的枪抢劫,何家安、高志伟、阿玲、陈桂彬前来抓捕,南亚人击杀陈桂彬,击伤何家安。

漏洞:南亚人既然是凶手为何会死在自己枪下?何家安为何要杀身为同事的高志伟?

第二次换枪

②第二次换枪:何家安将第一次换到南亚人手中的王国柱的枪换到陈桂彬手中,将陈桂彬手中高志伟的枪换到高志伟手中。这样一来,故事就变成了:陈桂彬与南亚人同谋抢劫,何家安、阿玲、高志伟赶到,众人发生枪战,陈桂彬、南亚人、高志伟殒命。

漏洞:何家安为何杀高志伟这一矛盾依旧没有解决。此外,陈桂彬为何要杀身为同伙的南亚人?又为何死在自己枪下?

第三次换枪

③第三次换枪:何家安将高志伟手中的原本由南亚人持有的枪换回到南亚人手中。故事:陈桂彬抢了王国柱的枪,南亚人抢了高志伟的枪,三人赶来抓捕。

漏洞:何家安杀高志伟始终无法被合理解释,陈桂彬依旧是死在自己手里。而且,为何会同时发生两起失枪案?陈桂彬与南亚人如果是同伙为何要杀他?如果二人不是同伙为何会同时出现在案发地?

直到影片结束,何家安的换枪行为仍在继续。这一段剧情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四人手中持有的枪都不属于自己,何家安需要精心布局让事件符合自己的安排,达到自己的目的。原本4个人4把枪,何家安要将现场安排为5个人4把枪,这显然十分困难。而事件中最大的漏洞便是何家安无法解释为何自己的枪杀了高志伟。陈桂彬无法相信,眼前这个自己尽全力帮助的人,已经被自私吞噬,原本的人格消失得无影无踪。

幽暗的房间中,何家安仍在尝试自圆其说。天亮之后,他会不会迎来自己期望中的光明前途?

《神探》,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天才和真实的人性的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