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接受平凡,但是要拒絕平庸!”

“我今年二十七八歲,不再亂買東西,月底開始算計,這個月還了信用卡,開銷多少,還剩下多少,該開始攢錢買房子了…”

最近這個勵志視頻《我今年二十七八歲》再次火爆朋友圈,激起了即將奔三的年輕人太多的共鳴!

曾幾何時,我們也曾天真的幻想着走出大學的象牙塔,去實現那些天真的願望!然而成年人的社會哪有容易二字,曾經的意氣風發,終將會變成勞碌度日。曾經的自己也是心比天高,但是被現實一潑冷水後才發現原來命比紙薄。

生活就像一把無情的刻刀,削去幻想,照進現實,三四千的工資終究承載不起太多的夢想,單單一個房子就壓垮了太多的年輕人!

“斜槓”一詞的出現,讓這一切都在悄然地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的謀生出路,多重職業和身份多元化成爲了他們的選擇。

而我,也成爲了斜槓年輕人的一員!

其實絕大多數的“斜槓”,我更喜歡稱爲“剛需”。並非每一個“斜槓”都是爲了夢想和自由,更多的“斜槓”是“剛需”。相信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依然拿着三四千的工資,買房、旅遊、購物、聚餐……微薄的工資支撐不起太多的慾望!

生在這個沒有鐵飯碗的時代,不想辦法多掙錢,是真不行的,這也造就了大量的“斜槓年輕人”!

下面我介紹下身邊的這些斜槓年輕人是怎麼獲得多倍工資收入的吧!

No.1 張三,電臺主持人/公衆號主編

張三,是我的高中同學,大學畢業的他去了一個電臺工作,作爲一深夜檔節目,不溫不火的他,拿着五千多的工資,還着4000元的房貸,生活上卻是足夠的瀟灑,經過了解發現他一直在做微信公衆號。剛好那時候微信公衆號剛剛興起,他起步的早,現在可以帶動所在城市大部分的喫貨和商戶了,當然收入也是十分可觀的!

這才知道,他的公衆號是他的副業,每個月的收入是他主業的七八倍!

No.2,李四,快遞代收點/零食水果攤/廣告承接

李四,是我所在小區的快遞代收點的老闆,快遞收發的收入大約10000元/月,水果攤零食等收入4000元/月左右,有許多推廣小程序,駕校招收之類的在店門口擺攤位每次100元,一個月零零散散的也有個1000元左右的收入,扣除成本,一年的收入在15萬左右。

合理的利用手中的資源,再度開發也讓他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No.3,王二妮,美術老師/社交電商

王二妮,一個美術老師,每週基本上只有7-8節課,時間十分空閒。不過是公辦老師的她,還是需要在學校坐班。後來,她選擇了做微商,沒事兒就給水果拍拍照,然後再上傳到各種的社交平臺。

現在她的副業每月也可以爲她帶來3000元的收入,也快和她的工資持平了!

這只是我身邊的人而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他的副業!

給自己一個plan B,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之際,也可以從容地面對;比自己的同事,每個月多上幾千乃至幾萬塊錢。

此次疫情更是讓plan B成爲了熱點,長時間在家的隔離,讓許多人成爲了無業遊民,但是副業卻做得風生水起。

關注小編不迷路,每日分享兼職方法,教你如何成爲斜槓年輕人!

明日精彩內容

《斜槓年輕人:社交電商方法論,打開了我的副業新大門!》

圖片與本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及時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