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人在囧途》已經是10年前的電影了,也不知道時間都去哪兒了。2010年6月初,這部反映當時中國人回家過年的小成本影片,竟然選擇在夏天上映。票房也確實不算很理想,只收了3700多萬,這個成績即使放在當年,也排不進年度票房前50名。那一年的國產片風頭,屬於《讓子彈飛》《唐山大地震》和《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不過如今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人在囧途》,便會發現在內地電影史上,它其實和《讓子彈飛》《唐山大地震》等影片一樣,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讓徐崢和王寶強演藝生涯別開生面

在《人在囧途》之前,王寶強和徐崢其實都未找到自己的銀幕定位。王寶強當時只是個配角明星,《天下無賊》《李米的猜想》雖然都是知名影片,但王寶強在片中演的都不是喜劇人物,而且表現也不算出色。但在《人在囧途》之後,這位來自河北農村的小夥子,開始逆襲成中國電影圈最有價值的男演員之一,除了主演《泰囧》《唐探》等喜劇片外,他的個人履歷裏還有《Hello!樹先生》《一個人的武林》這樣廣受好評的正劇作品。

而徐崢在《人在囧途》之前,拍的主要都是小成本電影,最著名的作品是《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但他在片中都屬於客串性質。而他本人擔綱主演的《愛情呼叫轉移》和《夜·店》雖然質量尚可,但票房又都不太理想。可以說,《人在囧途》是一部真正讓徐崢和王寶強演藝生涯別開生面的作品。

香港電影人拍攝內地片的典範

香港電影人曾是內地電影崛起的中堅力量,在2010年之前,很多在內地賣座的國產片,都是由香港導演掌鏡,如《赤壁》《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畫皮》《十月圍城》等,但在2010年之後,香港電影人開始集體在內地失勢,究其原因很複雜,但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們的作品已經接不上內地的地氣,徐克、王晶、劉偉強這些人至今仍然在喫老本。

王晶和文雋

當然,也有在內地玩得很溜的香港電影人,比如周星馳、陳可辛,以及《人在囧途》的監製文雋。文雋個頭矮小,其貌不揚,但卻是香港影壇的風雲人物,曾監製過《古惑仔》《風雲雄霸天下》等著名電影。文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看到了內地市場的價值,姜文和萬梓良混搭主演的的《狹路英豪》,文雋就是編劇、導演兼製片人,他後來還監製了姜文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狹路英豪》

《人在囧途》裏,文雋擔任着監製和編劇兩個關鍵角色,而導演是文雋的好友葉偉民,這個人在香港也有一定的名氣,曾執導過周星馳電影《百變星君》,以及《洪興十三妹》《山雞故事》等古惑仔番外篇作品,很難將這些港味十足的影片跟《人在囧途》聯繫到一起,而這正是文雋和葉偉民的成功之處。

《百變星君》

開創了“囧”系列公路片

儘管因爲版權原因,徐崢將原來《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片名直接改成了《泰囧》,但毫無疑問,徐崢導演並主演的三部“囧”系列影片,都起源於這部《人在囧途》(我甚至認爲甯浩導演、徐崢和黃渤主演的《心花路放》也從這部影片獲得過靈感)。儘管今年的《囧媽》未能在影院上映,但《泰囧》和《港囧》的內地累計票房接近30億,這無疑是內地喜劇片史上亮麗的一筆。

當然,這裏需要吐槽兩句,“囧”系列走到《囧媽》,似有窮途末路之感,徐崢的表演天賦,顯然要遠勝於他的導演才華。

留下了時代的記憶

這些年由於我們國家飛速發展,社會面貌天翻地覆,00後出生的人,恐怕已經無法想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是什麼樣子。同樣的,2010後出生的一代人,恐怕對2010年之前的中國,也會非常陌生。而現實題材的電影,往往能以冰山一角的方式,記錄一個時代的面貌。

我們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能看到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在《頑主》《二子開店》裏能看到80年代的北京街景,在《有話好好說》《甲方乙方》裏能看到90年代的城市面貌……好的現實題材電影,往往能讓經歷過同時代的觀衆,產生記憶共鳴。如今的春運,早已不是《人在囧途》般模樣,但我們能在這部電影裏,找回一段記憶。這也是一種美好的觀影體驗。

《陽光燦爛的日子》

又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喜劇片

有的喜劇作品,第一遍看時令人捧腹,但看第二遍時便覺得索然無味,但有的喜劇作品,反覆觀看仍覺其樂無窮,周星馳的電影和趙本山的小品大多都屬於後者。而能創造出這種值得觀衆反覆觀看的喜劇作品非常不容易,就電影來說,有時候四五年也出不了一部。

記憶所及,最近20年出品的、能讓觀衆重複觀看而不覺膩歪的華語喜劇片,也就《少林足球》《功夫》《瘋狂的石頭》《夜·店》《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等少數影片,總共應不超過10部,而《人在囧途》就是其中一部。每年春節期間,家裏老老少少坐一起看一遍《人在囧途》,應是很多家庭的保留項目吧,因爲無論老少,皆能看懂,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高級喜劇吧。

撰文:電影梗博士,請勿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