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中,有些男性會缺乏“男子氣”,因此很多人會呼籲希望男孩子多一點“男人味”。同樣的,不僅男生會缺乏男子漢氣概,女生也有“男性化”的特徵,做事大大咧咧,甚至有時候女孩子會比男性更加的勇敢堅強。

可以說男性和女性的行爲差異,已經不像從前那般明顯,出現這樣原因的情況有很多。

從小喜歡男扮女裝,20歲日本男子留長髮穿裙子,網友:“作爲一個女生,都沒有這個男生活得精緻。”

很多人喜歡異性打扮,比如女性會偏中性,男性會偏女性等。如果男孩子太過於女性打扮或是行爲上比較女性化,會被人說“娘娘腔”,""等,在日常行爲中,如果看到男性說話比較輕聲細語,很多人會覺得這個男孩子不夠剛陽。同樣的,也有人持着中性的態度看待這件事,認爲只是個人喜好。

網絡上有一個詞叫做“女裝大佬”,的是男性裝扮成女性,還十分的好看。日本有一位“女裝大佬”,年僅20歲的他有着一羣粉絲,這位“女裝男孩”憑藉着自己精緻可愛的打扮,俊俏的臉走紅各大網絡。這名“女裝男孩”長相可人,比一般的男生要來得嬌小,留着女生的齊劉海,頭戴可愛軟萌的髮飾,很像一名女孩子,因爲骨架也比其他男生來得小,所以更加的女性化,看起來很是可愛。

這名男生也喜歡自己的打扮,在這名“女裝男孩”的房間中,同樣向女孩子一樣,充滿各種各樣的布娃娃,粉嫩的顏色,就算是女生看了這樣的房間也會大呼可愛。網友看到這裏有了不同的評價:“作爲一個女生,都沒有這個男生活得精緻。”、“真夠娘”、“居然還有這樣的男生,真可怕”、“我覺得很可愛”

有人認爲,這樣的行爲是不妥的,男孩子就該有男孩子的樣子,應該陽剛一些。同時女孩子應該要溫柔體貼,但是刻板印象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

性別的刻板印象,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點:限制孩子的個性發展

研究表明,從嬰兒時期開始,6個月大的嬰兒已經男女之間的聲音有不同反應,孩子在9到12個月時,能通過頭髮和服飾,區分男女。到了2歲到3歲時候,可以把將性別化的玩具與正確的性別面孔相進行有效的聯繫。

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會帶着刻板印象的,比如會主動給男孩子購買汽車玩具,給他們購買變形金剛,對待女兒就會給她們買芭比娃娃,可愛漂亮的玩具。

不少家人會認爲如果男孩子喜歡芭比娃娃,那就是孩子的內心出現了問題,如果女孩子喜歡變形金剛,就是不對的。但其實這只是孩子的愛好,和健康無關。

如果家長長期讓孩子按着自己的要求辦事,那麼孩子將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限制了孩子的真實個性發展。

第二點:形成性別上的歧視

在社會招聘中,有些單位和企業會要求只招收男性,不收女性,拒絕女性求職者。

有的工作確實受性別限制,但也有一些工作本可以沒有性別之分,卻人爲打上了性別的標籤。

同時有一些職業,在常人的內心中,是女性做的,如果男性做了這個工作就會認爲不太好,比如男護士等,所以打破性別的刻板印象,十分的重要。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引導孩子,認識和認同性別,尊重和發掘孩子的愛好,讓孩子快樂的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