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2020 年国际学生本科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含样题)

汉 语

考试内容包括三部分,共 150 分:

1. 听力理解(60 分) 2.阅读理解(60 分) 3.书面表达(30 分)

样题:

一、听力理解

第一部分:每题听一次。每题播放一小段话,试卷上提供 4 个选项,请根据听到的内容选出与其一致的一项。

听力内容:2009 年 1 月 27 日,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考察站。鲜为人知的是,昆仑站的名字是由网络征集而来的:它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处,而昆仑象征着制高点,因此最终入选。

选项:

A 网络征名十分流行 B 南极是人类的生命禁区

C 昆仑站建于南极大陆内陆 D 中山站是首个南极考察站

第二部分:每题听一次。每段语料后带 3-5 个问题,试卷上每题提供 4 个选项,请根据听到的内容选出答案。

听力内容:

微信改变了无数人的社交模式,同时也给不少人带来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焦虑症。

有的人在朋友圈里发了图片或者消息,就要捧着手机不停地刷新,特别关心自己朋友圈的消息下面是否有人关注或回复,每次的消息下面挂着一长排对话才感觉心满意足。

心理咨询师表示,希望能够获得众人的关注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但过分关注手机中的互动,可能代表着此人在现实中得到的关注不够。还有一些人发出某些消息,是希望特定的几个人或某个人看到并回应,这也表明发消息者心里很看重这些人,而在现实中渴望关爱、关注的愿望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此外,有很多人发出语音总要再重听一遍。心理咨询师表示,大部分人是否重听语音消息, 往往与说话的对象有关。对于比较重视的人,或者所说的内容比较重要时,会重听消息,确认内容正确与否、自己说得好不好,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如果每一条都重听,则说明存在轻微的焦虑,有不安全感,较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听自己的声音可能还有一种自我心灵对话的效果,类似于自言自语,能够起到一定的增强安全感、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

1、微信改变社交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什么?

A 强迫症 B 焦虑症 C 抑郁症 D 恐惧症

2.如果一个人过分关注手机微信互动,说明他在现实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A 常被孤立 B 深受打击 C 过于敏感 D 缺少关注

对于把自己的发出的每条语音消息都重听一遍的人来说,重听自己发出的语音消息,有什么作用?

A 增强安全感 B 转移注意力 C 提升自我评价 D 得到心理满足

第三部分:每题听一次,每段语料后带 5 个问题,试卷上每题提供 4 个选项,请根据听到的内容选出答案。

女:你们公司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核心的牵头企业,也是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公司和公机器人产品是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这个时候, 回想起来,有哪些感慨?

男:公司的发展,或者说整个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一直与中国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大的时代紧密关联。1986 年开始有了国家 863 计划,其中很大一个领域就是机器人与自动化, 中国的很多科技成果,包括人才的培养,相当于是在国家 863 计划这个大的国家发展科技战略的背景下积累和培养起来的。

到 90 年代中期,中国在制造业这块已经开始由过去典型的劳动密集、大批量规模化逐渐开始提升技术水平,国外企业都开始进入中国,中国成为全球的一个制造业中心,这对机器人的市场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巨大支撑。

2000 年我们公司正式成立,我带着科技人员从中国科学院出来创办公司。2000 到现在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

女:我想提一下平昌奥运会上著名的“北京八分钟”,这是怎么做到的?

男:这是我们人工智能的一个完美展现。这个项目,相对来说在全球是首次的,难度也是空前的, 需要有 24 台移动机器人,同时有 24 名舞蹈演员,还要有 16 套不同的舞蹈动作,再加上声、光、电等实现完美的协作和融合。更关键的一点是,在国际舞台上,只有八分钟,必须万无一失,这太难了。所以它不但体现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更体现了我们在整个制造、质量管理、控制这方面的水平,也体现了中国机器人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女:在科技改变生活这个层面,公司和整个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有哪些产品?

男:在养老以及社会的各种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家庭服务等方面,服务机器人未来的市场可能比现在大家熟知的手机,或者以前的黑白家电的市场还要大。因此现在各个公司都在服务类机器人方面进行大量地研发创新。

现在已经有一些产品开始走向市场,比如代替饭店服务员的机器人;还有一些比如在宾馆送货的机器人也已开始生产;另外陪伴机器人已经在一些养老院开始小批量试用;此外在法律行业也开始试验性地用机器人+大数据,进行普法或者法律的咨询服务。

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非常重要,但相对而言,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还是较远,而服务机器人恰恰是人类的一个伙伴,这也更能集中表现当年发明机器人的一个初衷。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目标在接近,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人类的各种需求非常大,但是受制于机器人技术, 人类对机器人的期望和机器人现在表现出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问题 1:关于男的的公司,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 由出自大学的人员创办 B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成长

C 于 1990 年正式注册成立 D 现在是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二、阅读理解

第一部分:选词填空

一曲“生僻字”日语版《四字熟歌》,大量日本粉丝。汉字文化的魅力,。这也提醒我们,谈到文化,不只关注博物馆里摆放的文物,这些无形之物同样需要珍视。文化,在生活中可见,才是最好的传承。

A 感染 惟妙惟肖 罕见 B 激发 入木三分 辛勤

C 开拓 巧夺天工 庄重 D 俘虏 可见一斑 精心

第二部分:完形填空

为了保护大熊猫,1990-2010年间,国家先后拿出3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建立了 67个自然保护区,每年花在大熊猫身上的钱约有2.28到2.92亿美元。不少人提出,花费如此大代价来保护大熊猫价值何在?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及其团队专门算了一笔保护大熊猫的“经济账”。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投资保护大熊猫,58.

首先是大熊猫的生态服务价值,其中关键一环是物种多样性。大熊猫作为旗舰物种,吸引了大量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国政府建立的 67 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温带地区中最高,并且覆盖了其他濒危物种,59.

其次,大熊猫可以产生巨大的文化价值。60.,比如《功夫熊猫》等。

最后,61.。数据显示,2000-2010 年,大熊猫保护区所在的省份(四川、陕西和甘肃)农民的年收入平均增长 56%,而与大熊猫保护区相邻的农民年收入平均增加了 64%。分析表明,对大熊猫保护的投资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百姓谋福利。

A 这几年出过很多关于大熊猫的影视作品

B 每年可获得至少 10 倍的回报

C 保护大熊猫与老百姓增加收入也有关

D 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也保护了其他动物第三部分:短文阅读

1978 年,从部队转业的普通宣传干部凌解放(二月河原名)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红学研究的会刊上发表《史湘云是禄蠹吗》《凤凰巢与凤还巢》两篇文章,引起红学界注意。1982 年,他以“红学”学会最年轻的代表身份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年会。会上,红学家冯其庸说:“清代历史小说还没有人写。”谁知当时从没出过书的二月河当场回答:“我来写!”

1985 年 11 月,黄河文艺出版社推出《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初政》,那是二月河“帝王系列” 的第一本书。他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既具备知识分子式的结构能力与穿透性视野,也包含民间评书般的口头效应与感染力。然而刚开始,编辑对这位 40 岁才开始创作的业余作者是心存疑虑的。编辑就有关康熙皇帝、清史的资料,列出了一大堆问题,亲自跑到南阳考他。二月河学识广博,思路敏捷,逐一回答,出版社遂彻底打消疑虑。

有品质,非媚时,方可传世。以“苦读苦耕”闻名的二月河,有一个基本的创作态度:一切为了读者。1997 年,二月河在接受采访时说:“小说不是写皇帝的,而是写知识分子在权力斗争中的命运。”在南阳卧龙岗上有块石碑,上镌 10 字:“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这也是二月河的座右铭。

12月15日,作家二月河溘然长逝,留下了煌煌12卷“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生前,二月河曾多次表示,“凌解放”之所以能成为“二月河”,正是源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凌者,冰凌也;解放者,开春解冻也。冰凌融解,不正是人们看到的二月河的景象吗?”二月春风骀荡,冰凌开化,大河如万马齐奔,汹涌澎湃。这不正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文坛高擎思想解放大旗,不断推陈出新的真实写照吗!

66.二月河创作的作品属于:

A 武侠小说 B 科幻小说 C 历史小说 D 侦探小说

67.创作第一本书时,二月河凭借什么打消了编辑的疑虑?

A 搜集的资料 B 渊博的知识 C 完整的角色框架 D 详尽的写作计划

68.从二月河的座右铭来看,他具有的品质是:

A 百折不挠 B 直言不讳 C 披肝沥胆 D 淡泊名利

69.二月河将自己取得的成功归因于:

A 时代 B 勤奋 C 家人的支持 D 他人的帮助

三、书面表达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慢慢取代了一些职业了。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有人认为未来人工智能能替代教师这一职业,但也有人持反对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

题目自拟,字数 400 字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