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李清照《一剪梅》

宋代著名的女詞人,號稱易安居士的李清照,出身高貴,風姿綽約。北宋徽宗年間,一位妙齡少女,時年正值豆蔻年華,在一次難忘的旅程中,有過一次不經意的回眸。而這次經典的回眸,悄悄爲她種下了愛情的萌芽!

總有一首歌,可以念念不忘。總有一段情,可以百轉千回。除了著名的詞篇之外,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愛情故事,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李清照的愛情,萌生的那麼美好,卻又在飽含戰亂的年歲中,戛然而止!從此,女子作的詞,充滿了淒涼哀婉的旋律!雖然李清照留給後人的詞不過39首,但每一首多都是佳作,句句都是經典,爲璀璨的中華古代史寫上了醒目的一頁。

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王國維曾說道:納蘭容若的詞,自北宋以來,一人而已!而在北宋之前,婉約詞人李清照的作品,可是後世之寶,更是納蘭容若學習的榜樣!說起李清照,許多人既會想起“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哀婉,又會憶起“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惆悵,還會感受“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淒涼,更會提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憐惜!這些名詞雖然句句都是經典,但並非李清照的極品之作。

李清照的巔峯之作,叫作《一剪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句詞家喻戶曉,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出處?而這句詞的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新婚時的李清照,常常在字裏行間透出一個新嫁娘的期待與歡喜!她時常忍俊不禁給丈夫斟茶聊表獎勵,這便是後人津津樂道的“賭書之樂”!北宋末年不安的亂世,更令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伉儷情深的夫婦,出現了微妙的感情變化!李清照深爲丈夫趙明誠“棄城逃命”感到羞愧,隨即吟出傳誦千古的《夏日絕句》。面對妻子的慷慨正氣,趙明誠羞愧不已!

《一剪梅》這首詞,實則是在李清照之父李格非蒙冤之後所作。因爲父親蒙冤,所以李清照受到了牽連,被迫還鄉,與丈夫時有別離。彼時的北宋社會動盪不安,金人覬覦大宋這片肥沃的土地。所以李清照的命運,多半是顛沛流離,視若生命的收藏品也盡數散失。而李清照的這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是把對丈夫趙明誠的思想,表達的淋漓盡致。思念剛剛從眉頭放下,卻悄悄又在心頭想起,這種思念真的無法形容。這對苦難夫妻之間的感情,十分不易!

如今“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句詞,還時常被不少人引用。畢竟夫妻之情,不可同日而語。彼此的思念,用“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來形容,恰到好處!雖然李清照自始至終都沒有過一個子女,但是她的這首《一剪梅》,不但是後世文學瑰寶,後世更有《月滿西樓》這首歌曲,用來懷念“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別樣感情。

本文爲『柚姐談歷史』百家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