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陆续发布,引起了众多考生或家长的关注。

强基计划的目标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学科,安排一定数量指标,以高考为主,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考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招录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对此要重视而不是短视。一个优秀的人能不能通过这种特殊的培养进而成才是很多因素组成,也有很多偶然性。所以,对于优秀的考生来说,能否进入“强基计划”,既要对自己的发展有初步定位,积极争取,又要顺其自然,不可过于功利看待。自己一旦定位清晰,能通过“强基计划”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好,此路不通,这种途径外的升学路径或许更适合你。

于高校而言,招到了如此优秀的考生,最终结果是否成才,概率有多少,成果有多大,全看各高校是否切实把功力用在了更好为学生规划、更好培养的过程中。

从高校《简章》看,主要列述的还是目标、规范、原则和程序等与招生有关的条框,培养方案看似进行了陈述,但尚缺少面对独特、鲜活的个体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有些教育家能够培养很多科学家,其关键在于有强烈责任感和教育情怀,一方面能够了解孩子天赋,另一方面能将这种天赋引导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适合的领域,只有这样,人的发展才能进入适合的预订轨道,这样产出的人才方有爆发力,于家于国皆为双赢!

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也应该清醒认识到,高校的这种培养模式不可能覆盖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只能在某个关键时期在某个关键点上为特殊人才提供助力与定位,培养学生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自主创新、自主养成、自主成才的意识和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学校所提出的培养方案不可能看似多么科学而让学生全盘照做,毕竟要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毕竟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是两个平行的主体

“强基计划”还是新事物,这就要求学生与高校都处在高度自主自觉的状态,不断进行相互了解、试探、磨合,找到最佳切入点,实现成功概率最大化,这样才能实现“强基计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