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定要说出一部对中国老百姓影响最大的电视剧,可能大部分从90年代过来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渴望》,这部在1990年创造了98%收视率的电视剧被称为是中国电视剧发展进程当中的里程碑。

在80年代,中国内地的电影已经崛起,以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黄建新为首的第五代们导演浮出海面,而电视剧行业还处于一片荒漠的阶段,作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骨干,郑晓龙为了填补中国电视剧的这片空白开始呼吁文化界的主创人员们把剧本等资源向电视剧方面倾斜。以拉平电视剧与电影之间极度不平衡的地位,那时候的作家们只看得起电影,却不怎么拿电视剧当盘菜,而郑晓龙却暗自下了决心,终有一日,他要让电视剧扬眉吐气。

《渴望》

这一天没让郑晓龙等待太久,在80年代末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越发势不可挡,电视剧采取的“制播分离”的运作模式开始大行其道,众多电影行业的能手全部放低身段,把眼光投放在了电视剧行业。几年前曾在电影圈内呼风唤雨的作家、编剧王朔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加盟让郑晓龙的心里一下有了底,1989年,郑晓龙、李晓明、郑万龙、王朔在蓟门饭店开始构思这部电视剧的创作。根据王朔的意思,由于电视剧的预算较低,如果能够减去外景,将其制作成为一个“室内剧”并采取同期录音,这会相对产生更大的利润,在人物设置方面,王朔建议抛弃以往的宏大主旋律叙事,选择聚焦在老百姓们家庭中的生活琐事。

《渴望》

对于主人公的设置,凸显出了王朔对于中国观众的敏锐洞察力,主角设为女性,一定要让她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女人,她要淳朴善良,勤劳贤惠,并且她拥有多少美德,就要让她经历多少苦难,而设立的反面人物要和他形成百分之百的对立,女主对男主有多好,男主就要反过来对她有多坏,且要变本加厉,两个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王朔设置刘慧芳这个人物的时候,不光要观众喜爱她,更要观众心疼她。王朔提出这样一个框架之后,具体的剧本编写就交给了李晓明。

《渴望》

当《渴望》于1990年在全国播出时,老百姓的标配形容词是“万人空巷”。这似乎成了《渴望》的专属形容词,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当时公安部的统计,由于《渴望》的播出,连犯罪率都有明显的下降,为此公安部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庆功会,把《渴望》剧组的人员请过去进行了表彰。从此《渴望》除了“万人空巷”之外,又多了一个“夜不闭户”的专属词汇。

《渴望》

至今,在片中扮演宋大成的李雪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觉得自豪不已,在当时,李雪健走街上大家对他的称呼非常亲切,比他年龄小一点的管他叫“大成哥”,和他年龄相仿的则管他叫“老宋”,哪怕出门倒个垃圾都能碰到一群喜爱他的观众。

宋大成扮演者:李雪健

而剧中饰演刘慧芳的演员张凯丽从此一夜成名,她如此形容当时的情况:“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睡了一宿觉,第二天走到在大街上,所有人都认识你了”。而张凯丽的生活也就此改变,当她出门,修自行车人家不要她钱,买根冰棍,买瓶汽水人家不要她钱,下馆子吃饭人家给打五折,去市场买菜,买三斤人家给她五斤,买衣服人家给她买一送一,甚至有人捡到了被遗弃的孩子都要想方设法送到张凯丽家中,上不了户口的人找她,家里吵架的人也找她,每天都收到一麻袋的求助信。

《渴望》

虽然有一些甜蜜的负担,但张凯丽非常感谢刘慧芳这个角色,因为有刘慧芳这个人物在前面,她就会一直约束自己,提醒自己永远做一个好人,努力提高自己,把自己往刘慧芳的方向去修炼,因为有观众一直在监督着自己,她承诺永远不会打破刘慧芳在观众们眼中的美好形象。每次回到家乡给乡亲们演出她都分文不取,因为她相信如果是刘慧芳站在这里,她也会这么做的。

而片中饰演王沪生的孙松可就没这么幸运了,由于孙松塑造的王沪生自私,软弱,冷酷,薄情。因此他在《渴望》红遍全国之后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对此孙松觉得有些委屈:“王沪生这个角色生不逢时,他真坏到那个份儿上了吗?如果放到今天恐怕也不算什么,可当时的人们就是接受不了”

王沪生扮演者:孙松

有一次他和母亲坐火车出差,上了车刚卸下行李躺好,突然来了一位乘务员冲他了敬了一个礼:“请您到隔壁去一下”

孙松站起来就跟他出去了,到了隔壁一看,找他的人是一位老太太,还没等孙松张嘴,那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把拐棍摔到地上,对着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王沪生啊王沪生,你什么东西!人家刘慧芳怎么了,你怎么能这么对人家!”

孙松一脸的委屈:“我怎么了我?”

“刘慧芳都献血了,你也不给她钱,你还有没有人性啊你!是人吗你!”

张凯丽和女儿

孙松也急眼了,那些日子里他见过这号人太多了,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呢,天天被人指着鼻子骂,他心里也十分不爽:“我说你这个人。。我是一高干子弟,我哪知道她没钱呀,你看过剧本吗?刘慧芳什么时候朝王沪生要过钱”。说罢,孙松一扭头就出了房间。

老太太追了出去:“我看你这个人没救了,太没良心了,太不知好歹了!演电视这样,生活中我看你也是这么个人!”

王沪生扮演者:孙松

孙松听后更是哭笑不得,心说老太太你不是知道我是在演戏吗?我这顿骂挨得有多冤!下了火车孙松就给张凯丽打电话求安慰:“你演个渴望,什么都得到了,我也演个渴望,反而生活中处处遇难题,走到哪都被人人喊打”

然而这还不算完,老百姓骂也就骂了,不能让媒体再给自己添油加醋了,否则到时候假的也成真的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媒体都对孙松的感情生活颇有兴趣,而孙松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太清楚这些媒体了,他们早已把陷阱给他挖好了,并准备好了两套词。

如果他交了女朋友,两人感情和睦,那么媒体会说:孙松生活中娶了个“刘慧芳”,如果一不小心两人感情不合分手了,媒体则会说:看见没有,生活中他就是个王沪生

所以那段时间孙松一直没有找对象,过了很长时间,大家对于渴望的热度逐渐消退,孙松这才想起找女朋友,可看过《渴望》的女孩子都不愿意跟他,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没怎么看过《渴望》的姑娘,两人谈得不错,结果姑娘带他去见家长,家长又看他眼熟:“我怎么瞅你这么眼熟呢,你是不是《渴望》里边那个,那个谁来着?”

“对对对,您眼神真好,我就是《渴望》里的宋大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