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几天,关于“摆地摊”的热度是有增无减,无论是刷朋友圈,还是在群里聊天的时候,都离不开地摊两个字。

有人兴致勃勃地说,谁要摆地摊,拉上我一个,我要报名。还有人特意写了关于摆地摊的指南,这让许多从未摆过地摊的新手们纷纷跃试。

看抖音的时候,刷到了一位郑州的女白领下班后摆地摊后卖泡泡机,日收入上千等等。打开评论区,很多网友说要辞职去摆地摊,给出的理由是可以挣钱,又自由。

于是,属于“地摊经济”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地摊行业目前是一个趋势,它会让你放弃你目前所热爱的工作吗?选择去追寻“高工资”,自由自在的挣钱方式。

我认为,这份工作是你很热爱的,请你不要放弃。

首先职场是一个比较磨练人的地方,会让你汲取经验,收获到丰富的人脉资源等等,从而为你的将来铺路。

但如果你是一时兴起,看到很多人都说摆地摊如何的好,就左右了你的思想,冲动之下,选择了辞职,确实是不可取的。

02

在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曾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二八定律。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到20%,其余80%则是多余的。

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在同一个行业中,有的人可以挣到钱,有的人却在亏钱呢?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二八理论得出这个结论。

就拿最近众人热议的“摆地摊”来说,看到有很多的人因为摆地摊,收入蹭蹭的往上涨。

可事实上,当你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也会如此吗?然而事实给出的答案很真实。

说一下我个人的经历,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在摆地摊,这个期间也遇到了许多的同行,交流过一些摆摊的心得。

在跟这些人的闲聊当中,包括结合到了自身的经验,才深知摆地摊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前期你或许想的很美好,当你真正的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发现这行不简单。哪怕你身处在人群多的地方,有人看你的东西,但不一定会买。

这个时候,你内心会承受偌大的失落。

在我第一次摆地摊的时候,主要是卖的是价位比较亲民的首饰品,在开始的第一天,就以没卖出去一样东西而收尾。直到第二天,才渐渐有人买我的东西。

但前提是,每天都要晚上10点收摊,所挣的钱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当然了,也不乏能挣到钱的。他们大多起早贪黑,等着路人过来看,过来买,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收入。

其实之所以说个人的一个经历,就是希望你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就辞去了工作。有业余的时间,偶尔去摆下地摊,锻炼一下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若是你对当下的工作不满意,可以选择辞职。同样的,有闲暇的时间,多提升自己某项能力,它可以是摆地摊,也可以是兼职做某些事,把它们当作你的副业。

当你的副业能够解决你的温饱时,你再脱离自己的主业才是最稳妥的方式。如果是不能解决的前提下,请放弃这个念头。

03

按实际情况而言,一个人若是盲目的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就是消耗自己的精力。

最近几天,有读者跟我私信,她说想要辞去现在的工作,在这里实在是太累了,她现在28岁,想去辞职去摆地摊。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因为太累而辞职的话,你无论做什么都做不好,哪怕你最后如愿以偿的去摆地摊。

当你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学习一些技能,为自己增值。而不是东想西想,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

28岁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马上就要步入到了中年,数不清的压力更是会接踵而来。为了自己的将来,你需要给自己制定些规划。

今天上班的时候,有一位领导跟我们分享过自己前几天培训的一个经历,其中就说到了目标,信念,方法三个词汇。

先不谈目标,在你工作当中,到底是信念重要,还是方法重要?

记得在以前的时候,很多人总说方法重要,我认为把信念跟它去做一个对比,信念是百分百的重要,方法可以学,信念却学不来。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在很多名人作家说过的话里,他们对于信念一词,从来都是心怀敬畏之心。诚然,当一个人缺乏了信念,必然会缺乏一定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坎坷坷,包罗万象的事物。

当你有了足够的信念,即便你遭遇了难题,亦或被命运推向了低谷,你也能砥砺前行。

话说回来,目标跟信念是相辅相成的。

身在职场中的你,要学会给自己设立目标,一点一点的去完成,到了某一天,你终将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中每走一步路,都是没有白走的。

在我们的生命旅程当中,处处都充满机遇,惊喜,你想两者占全,不是靠异想天开就能实现的。

茨威格《断头皇后》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愿你我共勉!

End

作者:小余姑娘,只写有温度的文字,用平淡的语言为你说一个故事。点击“关注”,让我走进你的心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