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說,婆媳關係是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係,因爲對於婆婆來說,媳婦是搶走了自己最心愛的兒子,讓人如何能喜歡地起來?而對於媳婦來說,因爲一個男人,要去喊一個老婆婆爲“媽”,還不得不聽她的嘮叨,晚年了還得照顧她,確實也是一件頭疼的事。

根據我的觀察,以及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婆媳關係分很多種:第一種:互相嫌棄型,輕則相互看不順眼,還能爲了中間的這個男人忍一忍,重則如敵人一般,動不動就會吵起來;第二種:相敬如賓型,平常保持着一種距離,既不吵架也不親密,這恐怕是比較高的境界了;第三種:欺弱怕強型,婆婆和媳婦其中有一人比較強勢,另一個比較弱勢,處於強勢的這個人會習慣性地欺負處於弱勢的那個人;第四種:情同閨蜜型,婆婆和媳婦之間就如閨蜜一般,中間的男人反而被忽視了。

看到這裏,那可能會說:怎麼可能存在情同閨蜜型的婆媳關係,就連女人和自己親媽都未必能情同閨蜜,更別說婆婆和媳婦之間。本來我也是不相信的,覺得能達到相敬如賓的狀態,就已經是前世修來的福分了。

直到最近看了《婆婆和媽媽》這檔綜藝節目,看到伊能靜和她婆婆之間的相處模式,真的令我感到折服,這關係也太好了吧,已經不僅僅是情同姐妹,甚至到了相處成就的境界。

2、

伊能靜和婆婆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我來講幾件事,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伊能靜比秦昊大10歲,對於一般的婆婆來說,兒子要娶比自己大10歲的媳婦,肯定是堅決反對,但秦昊媽媽是個例外,她也告誡秦昊:這件事你一定要想明白。

至於爲什麼要想明白,並不是因爲她不滿意這個兒媳婦,而是她認爲自己的兒子耽誤得起,但是人家伊能靜年紀擺在那裏,耽誤不起,所以爲了女方着想,纔要更加慎重地考慮清楚。但如果秦昊看準伊能靜了,那麼做父母的也就看準了,一點意見都沒有。

當伊能靜聽到婆婆這麼說時,非常感動,簡直要落淚。試問,誰家能有這樣貼心的婆婆,真的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當然,伊能靜對婆婆也非常好,就如同對待自己的親媽一樣。

節目中,一天下午,秦昊媽媽說要去附近逛街,於是一個人拎着包就走了。時間過了一個多小時,伊能靜表示“很擔心媽一個人找不到回來的路”,於是一遍一遍打電話給婆婆,反倒是秦昊覺得根本就不必擔心。

當伊能靜打了很多通電話,都未能聯繫上婆婆時,她覺得跟秦昊一起去找婆婆,一路上她非常着急,最終走了很多路,問了很多店才找到婆婆,伊能靜一見面就直接責怪婆婆:媽,你每次都不接電話,你的電話是丟了唄。

婆婆趕緊解釋:聽不到,這一點都聽不到。

伊能靜告訴節目組:“我媽是個小糊塗蛋,是個女兒,我們得照顧她。”聽起來像是責備,實質上確實關心和疼愛。

看到婆婆在買衣服,伊能靜只能參謀,當婆婆嫌棄一件260的衣服太貴時,想砍價到200塊,伊能靜偷偷告訴店員,就告訴老人家可以還價到200塊,然後自己再補上60塊。在婆婆去試衣服的時候,伊能靜偷偷轉賬260塊,結果微信上發出了到賬260塊的聲音,大家笑作一團,伊能靜見沒能瞞住,就乾脆安慰婆婆:媽,兩百多一件衣服,人家真沒賺我們什麼錢。

買完衣服後,伊能靜讓秦昊幫婆婆提包,婆婆一個勁推辭,說“你們揹着包,我心裏沒底”,伊能靜堅持讓老公提包,還很自然地說:媽,你牽着我的手。

那一刻,真的感覺到伊能靜和婆婆之間的感情,絕不僅僅是爲了節目的效果,而是真的實打實的真感情。

這兩個女人太不簡單了,這段婆媳關係也完全不是“情商高”這三個字可以概括的,因爲他們之間的感情,絕不僅僅是在逢場作戲,說些一時的漂亮話,而是從內心出發,去關心和呵護彼此,這樣的感情真是令人羨慕,就連很多親生母女都未必做到。

3、

關於婆媳關係,大部分人覺得這兩個人之間只要不吵架就行了,不求更多。甚至很多作家在描述婆媳關係時,也常常認爲婆媳就是冤家,因爲他們同樣作爲女人,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爭奪中間的這個男人。

比如,日本情感大師渡邊淳一就在《男人這東西》一書中寫過:婆媳關係就是圍繞一個男人的三角關係,這種關係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和睦融洽,但在其深處總是交錯着相互妒忌的複雜心理。

而婚姻教皇約翰·戈特曼則在他的著作《幸福的婚姻》中寫到:婆媳關係緊張的核心,是兩個女人爲了得到一個男人的愛而發動的地盤爭奪戰。

戈特曼認爲,無論是婆婆還是妻子,都很容易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眼前的這個男人,究竟屬於哪個家庭?

婆婆當然認爲,兒子是我生的,必然屬於我的家庭,而媳婦是外來人口,從根本上來說還算不上根基上的一家人;而媳婦則認爲,男人已經成家立業了,那就是已經脫離了原生家庭,應該是屬於自己的小家庭的。

因此,當婆婆和媳婦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或者產生矛盾時候,婆媳之間很容易發生一場爭奪戰,也很容易站到對立面。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戈特曼的建議是,這個男人應該是屬於夫妻之間的小家庭的。他的原話是“丈夫和妻子要建立自己的家庭儀式、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並堅持要求他的父母尊重他們”。這個觀點比較符合當下年輕一代的想法,當然也更加符合西方人面對婚姻問題的一貫作風。

不過,伊能靜和秦昊媽媽這對婆媳的境界比戈特曼說的還要更高一層,因爲他們兩個完全沒有爭奪一個男人的想法,而是直接站在了一條戰線上,把對方當做是自己的家人,不僅僅是停留在嘴巴上的家人,而是真正用心去呵護和照顧的家人。

當婆媳兩人都達到了這種境界,我想,這對婆媳幾乎不會遇到什麼問題,即使遇到了問題,也是可以用心溝通去解決的。

所以,伊能靜和秦昊媽媽之間的婆媳關係,絕不僅僅是伊能靜遇到中國好婆婆,也遠非秦昊媽媽遇到了一位中國好媳婦,而是兩個女人相互體諒對方,相互成就這個家庭,共同愛着秦昊,真正成爲了一家人。

本文作者:

墨花,兼具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渴望變得更勇敢更平和的女孩。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