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水滸傳》是受衆較廣的一部文學作品, 主要原因一是內容精彩,刀槍劍影的江湖好漢,在市井坊間有着最爲廣泛的羣衆基礎,是大家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另一方面,《水滸傳》這部書的文學語言也非常直白,只要稍微有點文學基礎的人都可以看得懂,它不像《紅樓夢》那般像陽春白雪一樣高高在上,需要特定的文學功底,才能看到其被背後所蘊藏的文學價值。因此時至今日,在四大名著中,只有《紅樓夢》才衍生出了專業素養人士才玩的“紅學”。

雖然沒有進入到什麼學之中,然而依然掩蓋不了人們對這部文學作品的喜愛。裏面的英雄好漢,如魯智深、武松、林沖、阮氏三雄等等,其文學形象也格外鮮明。然而在這些能夠真正被稱作梁山好漢的人物中,林沖卻被金聖嘆評價爲“毒人”一個,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金聖嘆是清朝初年著名的文學家、文學評論家。他在文藝評論這塊,重點評點了《西廂記》《水滸傳》等明清文學作品,在他的文藝評論中,金聖嘆對林沖的評價不高,點評對方爲“毒人”,初聽起來感覺有些突兀,但細細品味,也不無道理。

林沖作爲水滸中作者比較看重的一個人物形象,一出場便自帶光環,他是大宋八十萬禁軍教頭,雖然和他一樣的禁軍教頭有很多,不過林沖至少步入了中下級武官的行列,而且還在天子腳下的京城汴梁做事,手上也確實有槍棒武藝的真功夫,在當時已經算是混得不錯的一個人物了。

然而武力值不錯的林沖,在做人上是非常失敗的,這一點從一開場高衙內欺負他的妻子時就可以看得出來。當他得知有人膽敢欺辱自己的妻子時,一開始也是怒氣衝衝,後來卻選擇了冷處理,原文中這樣描寫:“林沖趕到跟前,把那後生肩胛只一扳過來,喝道:“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時,認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原來高俅新發跡,不曾有親兒,無人幫助,因此過房這阿叔高三郎兒子在房內爲子。本是叔伯弟兄,卻與他做乾兒子。因此,高太尉愛惜他。那廝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京師人懼怕他權勢,誰敢與他爭口,叫他做花花太歲。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手軟了。”

頂頭上司的養子,讓林沖不得不顧及再三,縱然魯智深趕來想要幫他出一口氣,然而也被林沖攔下了,後來高太尉聯合陸虞侯陷害林沖,林沖依然不敢反抗,逆來順受,不能像另一位教頭王進那樣,幹不了就不幹了,惹不起還躲不起?直接帶着老孃投奔他處了。林沖不敢,他心中還抱着希望,能夠將功贖罪,回到大宋王朝的體制內。

如果這一點還不足以說明林沖有性格缺陷的話,那麼林沖在晁蓋死後的種種表現,就更說明問題了。按照水泊梁山是林沖火拼了王倫才得來的,智多星吳用看到林沖殺死了王倫,趕忙“就血泊裏曳過頭把交椅來,便納林沖坐地”,林沖不願當梁山老大,直接將頭把交椅讓給了晁蓋,自己卻屈居在吳用之後。

後來晁蓋攻打曾頭市中箭身亡,林沖不顧晁蓋的遺言,帶頭擁戴宋江上位:“林沖與公孫勝、吳用,並衆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爲梁山泊主,諸人拱聽號令。次日清晨,香花燈燭,林沖爲首,與衆等請出宋公明在聚義廳上坐定。”還不忘恭維宋江:“來日吉日良辰,請哥哥爲山寨之主,諸人拱聽號令。”

林沖爲何要這樣做呢,屢次將別人推向前臺呢?分析成因,林沖有見風使舵和骨子裏愛獻媚的基因,同時他不願當老大,也不願處處爭先,他的內心深處還對招安報着幻想,一旦大宋皇帝開恩赦免他們,沒有什麼責任的林沖,自然會首當其衝第一個返回體制內,宋江等人作爲罪魁禍首,可就不會有這麼幸運了。心裏藏着小九九的林沖,難怪讓金聖嘆如此評價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