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權益基金的募集還真挺猛。5月20日,易方達陳皓旗下的一隻新基金單日吸金270億,刷新了年內偏股型基金單隻首發紀錄;5月26日,楊銳文掌舵的景順長城成長領航也一日售罄,提前了結束了募集,基金將進行比例配售。

而本週剛開始,南方基金旗下又再現爆款,新基金募了超過200億。這不,緊接着週三,基金市場還有新產品,這也是繼科創主題基金之後,又一重大創新產品——新三板基金。

6月3日,首批可投資新三板精選層的6只公募基金產品正式拿到證監會的批覆,目前除了南方創新精選一年定開混合,華夏成長精選6個月定開、匯添富創新增長一年定開、富國積極成長一年、招商成長精選一年定開和萬家鑫動力這5只產品已經公佈招募說明書和基金份額髮售公告:

資料來源: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

從公告來看,有以下幾個點可以注意:

1、5只基金均定在6月10日開啓申購,其中,匯添富、招商、萬家的產品發售時間約兩週,而華夏與富國的產品發售時間則更長,有三週左右。

2、5只產品均設定了募集上限,其中富國積極成長一年設定的上限最低,爲15億,招商和萬家則各設定了25億和20億的募集上限,而華夏和匯添富兩家均設定了30億的上限。總的來看,5只產品的首募總規模上限爲120億。

3、從投資範圍和比例來看,首批5只基金均爲偏股混合型產品,有4只產品明確了對於新三板精選層企業的投資比例:封閉期,產品投向新三板精選層企業的比例不超過20%,開放期投資比例則不高於15%。而富國積極成長一年並沒有在公告中明確關於新三板的具體投資情況。

4、從運作方式看,匯添富創新增長、富國積極成長、招商成長精選、華夏成長精選採用了定開模式,期限在6個月-1年不等;而萬家鑫動力則設定一年的滾動持有期,持有期內該基金份額封閉運作,持有期到期當月的開放期內可辦理該基金份額的贖回業務。

何爲新三板和精選層?

既然對新三板基金有興趣,首先最應該瞭解的是,何爲新三板?新三板精選層又是怎麼回事?

新三板成立於2013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22日股轉公司將掛牌企業劃分爲“基礎層”和“創新層”。截至2020年6月8日,新三板掛牌公司8573家,其中創新層1143家,基礎層7430家。

但因爲新三板更偏向一級市場的投融資,500萬的投資門檻,讓新三板一直處在高處不勝寒的地位。因爲缺少人氣,流動性枯竭。

所以,2019年10月25日證監會宣佈啓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精選層”,也是爲了up新三板的人氣!這次新三板基金的投資範圍是就是其中的“精選層”。

這次改革有幾點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投資門檻從500萬降低至100萬。之前新三板成交低迷,流動性萎縮,不到半年,新三板開戶數已破百萬,公募基金、券商資金等機構也紛紛入場。

其次,搞精選層,好比有人嫌淘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又搞了“嚴選”。精選層就是從上萬家企業中,把“尖子生”專門挑出來。

最後, 2020年6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明確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滿一年的企業,可申請轉板到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深挖背後的意義就是,很多企業在新三板,市場給的估值會很低,但如果轉到科創板,估值就大不一樣了。

要不要買?

不過,對於大部分普通投資者來說,依舊達不到這個標準,因爲除了投資門檻,投資新三板還要具備很強的專業性,因此新三板基金就藉此出道了。

想來,基民們都是對新生事物倍加關注的,猶記得去年差不多同期出現的科創板基金,當時首批的6只科創板基金,也是大受追捧,一天就狂賣超1000億!它們現又在怎麼樣了呢?

資料來源:Wind;截止2020年6月8日

截止2020年6月8日,當時首批成立的6只科創板基金已經經歷過1年的風風雨雨,藉着A股過去一年多來的科技風口,整體表現還不錯;但是收益水平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最高收益有84.05%,最低41.2%。

撥開迷霧,迴歸投資本質,基金究竟投的是什麼?對於主動權益基金來說,無論外表包裝的多麼天花亂墜,核心考察的依舊是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

資料來源:Wind;截止2020年6月8日

注:聰明投資者重點關注第一順位的基金經理

聰明投資者統計了這5只產品的基金經理的過往管理情況,可以看出:

1、招商基金郭銳

管理時間最長的是招商基金的郭銳,自2007年7月起先後任職於易方達基金和華夏基金,從事鋼鐵、有色金屬、建築建材等行業的研究工作。

2012年7月份開始管理資金,曾在2012年7月-2016年3月管理招商優勢行業,3年半左右的時間,共獲取82.64%的總回報,年化回報有17.95%;目前在管時間最長的是招商核心價值,2015年2月管理至今,5年多的時間共獲取70.49%的總回報,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爲50.29%,年化回報10.52%。

從其過往管理風格來看,郭銳過往重倉的行業主要有醫藥、食品飲料和建材類,近一年多也在增加TMT板塊的配置。全部持股數量不超過50只,重倉股持股比例基本維持在35%-45%的水平,與同類基金持平,前十大重倉股的換手率也不低,換倉比較頻繁。

2、萬家基金高源

管理時間稍短於郭銳的是萬家基金的高源,其管理產品的時間接近5年。

高源是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會計與金融系碩士,CFA。先後在光大證券研究所、安信證券研究所從事石化、銀行行業研究。2010年10月加入申萬菱信基金,歷任高級研究員,消費行業組組長,2015年7月-2017年4月管理了申萬菱信消費增長,不過期間取得的是負回報-24.53%,2017年進入萬家基金,至今管理時間最長的萬家消費成長,2017年11月管理至今,2年半的時間共獲取總回報62.66%,相比同期滬深300的超額回報有65.23%。

以高源目前管理的萬家消費成長爲例,主要投資金融和食品飲料板塊,2019年開始增加了傳媒板塊的佈局。從重倉股來看,多爲券商股和傳媒股,比如中信證券、芒果超媒,不過前十大重倉的換手率比較高,比如去年四季度重倉了欣旺達、歌爾股份等多隻電子股,在今年一季度全都退出了前十大。

3、富國基金楊棟

2管理時間稍短於郭銳的是富國基金楊棟和萬家基金的高源,兩位管理產品的時間都接近5年。

楊棟2011年5月至今在富國基金歷任行業研究員。從2015年8月開始管理富國天合穩健,年報的時間,僅有32.39%的回報;而其另一隻從2015年12月管理至今的富國低碳新經濟則有117.2%的總回報,相對滬深300共取得了超過110%的超額收益,年化回報超19%。

從富國低碳新經濟來看,長期重倉醫藥、計算機和基礎化工板塊;從重倉股來看,興齊眼藥、寧德時代等是其長期重倉的個股,前十大重倉股的比例在近1年多來不斷降低,今年一季度已經降至37%以下了,之前都是保持在45%左右的水平。楊棟在一季報中寫道“未來會重點在新能源、科技、醫藥、軍工等領域尋找有競爭力的公司”。

4、匯添富基金馬翔

清華大學工學碩士,2011年7月加入匯添富基金任行業分析師。從2016年3月開始管理匯添富民營活力,至今4年多的時間共取得了55.78%的總回報,相比同期滬深300,超額回報爲22.3%,年化回報有10.61%,表現平平。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科創板基金他也有參與管理,匯添富科技創新管理至今取得了超41%的收益。

馬翔過往重倉的行業主要有電子、醫藥和非銀金融;長期重倉的個股主要有樂普醫療、恒生電子、三七互娛等。一季報中,馬翔強調了兩條投資主線:1、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帶來的信息消費升級,國產軟件和半導體產業的厚積薄發,2、醫保價值導向採購下的藥械創新機遇,後城鎮化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訴求。

5、華夏基金林晶

剩下最後一位是華夏基金林晶,她在5位基金經理中是最年輕的一位,管理時間3年多。

林晶2005年7月加入華夏基金,曾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2017年開始管理產品,管理時間最長的是華夏策略精選,2017年3月至今共獲取總回報40.07%,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有23.37%。

而自2018年1月開始管理的華夏創新前沿表現則不錯,至今2年多的時間共取得84.2%的總回報,相比同期滬深300也有顯著的超額收益。

以華夏策略精選來看,食品飲料、醫藥、電子和非銀金融是林晶長期重倉的板塊,重倉股多以金融股、食品飲料股和TMT板塊個股爲主,比如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寧德時代、五糧液、立訊精密等。從前十大重倉股比例來看,持股集中度維持在25%-35%的水平,低於同類基金。

說了這麼多,其實對於基民來說,最需要知道的就是,首批新三板基金投向新三板的倉位在1-2成,未來收益的高低,還是要押在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上。

你對新三板基金怎麼看?你會參與新三板基金嗎?歡迎來評論區“掐架”

點擊右邊鏈接下載聰明投資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LinkedME

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