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是濟南的名勝,又被譽爲“天下第一泉”,是聞名海內外的著名景點,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去觀賞。趵突泉周圍還分佈有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皇華泉等幾十個名泉,一起組成了趵突泉羣。趵突泉與千佛山和大明湖併成爲濟南三大名勝。趵突泉的歷史悠久,很多文人墨客和知名人物都曾到此遊覽,趵突泉周邊比較知名的名勝古蹟有觀瀾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館,李苦禪紀念館等,特別是李清照紀念館和李苦禪紀念館非常值得參觀,對於趵突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天下第一泉”,也慕名前往參觀。但是這幾個趣聞你應該瞭解。

濟南名勝趵突泉

01趵突泉名字大有來歷

現存濟南泉水的最早水文資料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上面記載說:“濼水出歷城古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湧若輪”。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早在2600年前的編年史《春秋》上就有“魯桓公會齊侯於濼”的記載。

宋代曾鞏任齊州知州時,在泉邊建“濼源堂”,並寫了一篇《齊州二堂記》,正式賦予濼水以“趵突泉”的名稱。該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濟南名勝趵突泉

趵突泉的泉湧與濟南的地質構造有關,濟南平原地下的地質主要爲石灰岩,而石灰岩質地不緊密,中間有氣孔縫隙,裂隙,地下泉水能夠順着縫隙澎湧而出。

02“趵突泉”的“突”少一點

很多去過濟南趵突泉的遊客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趵突泉南門的匾上的“突”字頭上少了一“點”(有的說是兩點);而大明湖正門牌坊上“大明湖”的“明”字的“日”字邊來中多了一“點”,成了“目月”“明”字,那爲什麼會這樣?難道是題字的人有意而爲之?趵突泉是山東巡撫胡瓚宗題字,其實這個問題有很多說法,

趵突泉“突”字少一點

一種說法認爲去“突”字去掉一點是表示趵突泉永遠泉湧不止,寄託一種美好的期望。趵突泉的“突”字少了一點,大明湖的“明”字卻多了一橫。人們認爲,是趵突泉的“突”字被水給衝到大明湖去了。一種說法則認爲當年刻寫後的石碑豎立泉眼旁時,因那時泉水噴湧勢頭非常猛,上百躥出四五米高,幾下子就把“突”字的點給沖掉了。這個點掉到水裏後順水漂到了大明湖,於是,大明湖的“明”字中,“日”字旁多了一筆變成了“目”。

03很多歷史名人都到過趵突泉題詠

趵突泉的名勝廣佈,小學課本里有課文見到濟南趵突泉,知名度很高,從酈道元到曾鞏,再到近現代。除了普通遊人,還有很多名家也來過,也撰文寫詩讚美過趵突泉,乾隆皇帝就冊封趵突泉爲“天下第一泉”。

濟南名勝趵突泉

曾鞏的七律《趵突泉》: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常早,潤澤春茶味更真。已覺路旁行似鑑,最憐沙際湧如輪。曾城齊魯封疆會,況託娥英詫世人。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趙孟在《趵突泉》詩中讚道:“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清朝劉鶚《老殘遊記》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04趵突泉停湧過

濟南泉水的停湧與季節降水和雨量的多少有關係,在濟南較爲乾旱的季節,泉水的水位明顯會發生變化,古代時候,曾經也有過多次停湧。

趵突泉三股水

濟南泉羣的第一次停湧發生在北宋神宗熙寧年間。熙寧四年(1071),文豪曾鞏出任齊州知州,他所見到的舜井尚且是“井榦餘汲見飛泉”,熙寧六年(1073)詩人蘇轍出任齊州掌書記之後的數年間,舜泉卻因連年大旱而徹底乾涸。七年的夏天,雖然有一定的降雨,舜泉卻沒有復湧,直到八年的夏天,天公作美,下了一場持續數晝夜的暴雨才又開始復湧。進入現在,由於環保和氣候的影響,也有過幾次時間長的停湧,2001年時更是創下了停噴890天的歷史紀錄。濟南現在也注意生態保護,趵突泉的泉水不會停湧。

小夥伴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文資料來源網絡,侵立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