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軍隊是強大的,河北的四大支柱,即閻良、文州、張穎、高欄,被稱爲最強大的四大支柱,三國二十四將中,一呂、二趙、三滇衛、四關、五馬、六張飛,除高欄外,其餘三人均榜上有名,張穎排在第14位,汶川和閻良分別排在第21位和第22位,其實這個排名是相當不合理的,閻良和文周的勢力絕對被低估了,其他人不說,至少比張穎高得多,如今,三國演義中最被低估的兩位英雄,一位是馬超所向披靡的英雄,另一位是趙雲所向披靡的英雄。

首先,讓我們看看閻良,他最顯著的成就是在白馬戰爭第20輪中輕鬆擊敗了徐煌,閻良可以用這一仗打贏第一仗,你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很少看到三國大將軍這麼快就打敗了徐煌,讓我們看看除了閻良還有誰能做到?

呂布沒有多說三國無敵的存在,高峯時期,關、張應共同努力,避免鋒芒尖銳,徐煌最多十回合就要被擊敗。

雖然有人說趙雲殺了河北四大朝廷支柱中的最後一個高欄,但這並不意味着趙雲強比閻良優越,而且有偷襲高欄的嫌疑,面對河北四大院柱中排名第三的張穎,趙芸在30多輪的比賽中擊敗了他,而張穎的實力與徐煌相差不大,趙芸不確定自己能否在20輪的比賽中擊敗徐煌。

典偉沒有說太多,他不願意名列第三,他打了好幾百回合才讓徐楚平靜下來,徐楚最多使用和徐楚相同的力量,徐楚抽了50多發,才抽到徐煌的和平,所以滇衛的兵力肯定不如閻良。

閻良雖在軍隊中被關羽殺害,但戰爭中仍有客觀因素(其中許多因素以前已經分析過,現在也沒有分析過),只有與徐黃相比,關羽纔不可能輕易打敗徐黃。

蕪湖將軍最強大的兵力不是趙雲或關羽,而是被曹操譽爲“不減呂不智勇”的金馬超,20輪擊敗徐煌,20輪擊敗張穎,閻良的兵力至少不在馬超之下。

張穎奮力擊敗張飛50輪,黃忠的兵力是蕪湖將軍的最後一支,他們20回合都沒能打敗徐煌,當然,他們沒有閻良那麼強大。

所以閻良的實力排名是坐在前三名看第二名,第一個是呂布,他和馬超爭奪第二名。

再看看河北第二名的醜四亭珠。

文昌與公孫山之戰有兩個偉大的例子:一個是在盤河戰役第50、60輪中畫出趙雲;另一個是在延津戰役中緊跟張遼、徐煌,趙雲在戰爭中的含金量很高,有人可能會說,趙雲當時正好上路,兵力也不在巔峯,但文昌在與趙雲開戰前與公孫贊打了十回合,然後在公孫讚的中國軍隊中獨殺一人,一人選了他四位強將,體力大傷,在這個比較中,雖然文丑的力量略遜於趙雲,但也可以躋身前十。

十八路諸侯進攻董卓時,華雄殺了幾個諸侯的將領,當時,袁紹說:“可惜我的閻良將軍和文周將軍沒來!找個人來,別怕花雄!”袁本初沒有吹噓過這件事,不管誰出去,他都能很快殺死華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