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寶寶天天喫胡蘿蔔泥,1個月後孩子變“黃人”,家長慌了

嬰兒在出生4-6個月以後,隨着他月份的增加,體重的增重,母乳量下降,已遠遠跟不上寶寶的食用量,再加上母乳的營養也跟不上寶寶需要的營養了,這時,就應該添加輔食了。

及時,合理地爲寶寶添加母乳以外的輔食,是每個寶媽寶爸首先着急的要準備的。這就是我們從單純的母乳餵養過渡到泥狀食物的過程。當然都知道,輔食的添加是循序漸進地,從少量逐步增加數量以及食物種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了輔食,母乳也不應該減少次數。

很多的寶媽覺得自己奶水稍有不足,所以在寶寶3個月開始,就在給孩子添加輔食了,或者還有的家長,認爲孩子喜歡喫飯,於是米糊,麪條偶爾也會餵給寶寶。其實,在6個月之前,除非有兒科醫生的勸告,不必過早爲孩子添加輔食,因爲母乳或配方奶完全能提供孩子生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在6個月之前,寶寶的身體和口腔發育條件還不能完全用勺子來喫糊狀食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早添加輔食可能增加寶寶對食物過敏的機會。

輔食添加因滿足充足的熱能供應,蛋白質和營養素的需要。同時還要做到簡單製作,清潔安全,寶寶容易接受等因素。那麼泥糊狀食物便是寶寶在添加輔食中的第一道 重要的起步。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嬰兒的胃容量還很小,也就只有幾十毫升而已,所以,第一次喂輔食不能太多,在孩子喫完母乳後也就只能喂幾十克或者十幾克的泥糊狀食物,事實上,每次喫完母乳後,對於4-6個月的嬰兒來說,每次也就只能添加1-2湯匙的妮糊類食物。

第一次給孩子添加輔食,很多家長都選擇雞蛋黃 泥。其實這是錯誤的。蛋黃消化沒有米糊或者南瓜糊以及胡蘿蔔糊好消化,小嬰兒的胃腸道不容易適應各種食物。如果給寶寶過早食用蛋黃,寶寶會出現早期皮膚小皮疹,雖然蛋黃中鐵含量很高,但是,吸收不了就會損傷寶寶的腸胃,影響其他營養的獲取。所以,蛋黃應該在孩子9個月左右再適當添加。

不過還有一些輔食,選擇沒錯,但不能讓孩子多喫。

小蕾的媽媽在給6個月孩子添加輔食時,選擇南瓜泥和胡蘿蔔泥,選擇沒錯,也問過醫生了,這兩種食物營養很均衡,孩子吸收也沒問題,可是,餵了一個月之後,孩子卻變成了小“黃人”,雖然孩子身體沒什麼問題,但是孩子的皮膚卻蠟黃,家人覺得奇怪,帶着孩子去了醫院,醫生做完檢查後,告知家人,胡蘿蔔,芒果,南瓜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大量使用後會囤積於體內,這些食物的色素是黃色,所以,寶寶喫多了就會皮膚髮黃,主要是因爲,喫的量有點過了。大人倒是不必驚慌,只要減少食用量,或者暫時停止食用胡蘿蔔和南瓜,一段時間就會褪去。醫生建議,胡蘿蔔,南瓜是很好的輔食,但是,不能讓寶寶喫太多,適量就好。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裏,你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還有什麼樣的經驗呢,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探討一下!歡迎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