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抗战历史,人们一般会联想到“两大战场”:由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以及由八路军、新四军主导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的观点基本正确,但又略显笼统。实际上,八路军、新四军在战争后期掌握主动权后,也曾发起正面攻势,拔除日伪军的据点;而国民党军队在战争初期遭受较大损失时,也曾采取过游击战的形式,同日军对抗。只不过,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远没能取得八路军、新四军的那种战果。

抗战初期,八路军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通过敌后游击战屡创战果,引起了国民党方面的注意。1937年底,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会上有人提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但还没引起广泛的重视。1938年以后,随着日军侵略的不断扩大加深,“重视游击战”的观点,终于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关注。1938年10~11月,国民党相继在南岳、武汉召开高级将领会议。会议上,蒋介石提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

此后,蒋介石大刀阔斧,对军事体系进行了一番局部改造,例如撤销“军团”、“兵团”等建制;重新划分全国战区,设立了若干游击区;将三分之一的军力置于敌后方。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敌后作战的需要,蒋介石还采纳朱德、叶剑英的建议,创建“游击干部训练班”。1939年1月,国民党军训部又编写《游击战纲要》一书,下发至各战区。可以看出,国民党此时也比较重视敌后抗战,尤其是敌后游击战。

但总体来看,国民党的“敌后抗战”,远不及八路军的战果辉煌。纵观抗战历史,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多,政权越来越稳固。抗战后期,八路军甚至能在局部地区集结优势兵力,对日军形成反包围。而国民党的敌后根据地越来越小,兵力越来越少,投敌叛国、落草为寇的官兵不在少数。1945年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大部分根据地已经消亡,剩下为数不多的,也只是在苟延残喘。

国民党敌后抗战“不给力”,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这主要由四个原因构成。第一个原因,指挥能力不足。国民党军官队伍的综合素质,整体上看是良莠不齐的。综合素质的固有差距,直接拉低了指挥能力。八路军的队伍,即便化整为零、深入敌后作战,也往往能与敌周旋、转弱为强。而国民党的军队与之相反,由于军官指挥能力不足,国民党军经常在向后撤的过程中,把“撤退”演变成“溃退”,更遑论敌后作战。

第二个原因,组织度差距。得益于老一辈军事家的建设,八路军从上到下军令如山,统一性很高。与八路军相反,国民党军队内部则山头林立、内讧严重。军队打仗,组织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大重要因素。八路军的部队,即便被冲散了,也能迅速集结成更小的战斗队伍,并伺机发展壮大。抗战初期,八路军多次分兵,但总兵力仍迅速增加。而国民党就不一样了,国民党军一旦被打散,就真的是“一盘散沙”了。

第三个原因,战略方针错误。部分国民党军转入敌后战场时,抗战的整体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八路军、新四军的日渐壮大, 让国民党政府产生了忌惮心理。1939年以后,国民党指使其敌后武装防范八路军、新四军。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的敌后部队,屡次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根据地。抗战后期,国民党敌后军队甚至消极抗日,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新四军等部队。这样一来,就形成严重的内耗。

第四个原因,失去了民心。众所周知,敌后作战,非常需要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民众可以为部队提供粮草物资,可以掩护部队行动,也可以参与根据地建设。国民党军队在转入敌后之后,因为派系林立、组织度低、指挥不足等问题,而难以同民众建立起良好关系。更有甚者,一些国民党部队纵兵劫掠,导致民众将他们视为“游吃队”。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国民党的敌后政权及武装,自然难以维持下去。

不可否认,国民党军队中有能征善战的嫡系精锐,但同样不可回避的是,国民党军队中充斥着战斗力低下的“杂牌军”。国民党嫡系对杂牌军的打压、歧视,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的现实,都无疑拉低了国军的综合实力。总体来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水平,并不如八路军、新四军。

参考资料:《中国抗日战争全史》、《国民党敌后抗战初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