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貴州省望謨縣的普通農民羅德勝,穿着樸素的他是這茫茫大山中的普通農民之一。作爲家裏的頂樑柱,他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重擔。爲了增加經濟收入,懂事的大兒子每年都外出打工。曾經,小女兒上學每週30元的生活費讓他一籌莫展。

望謨縣延綿起伏的大山一度阻斷了與外界的溝通與聯繫。村裏水泥路不通的時候,羅德勝想去隔壁村子,只能徒步行走1個小時。每次客商來收板栗,羅德勝都需要背上100多斤的板栗,走三四十分鐘的山路到客商的貨車邊,才能換到100多塊錢。

直到2015年,縣裏修通了公路,生活才迎來轉機。路通了,羅德勝家的板栗當天就能送到縣城裏。隨後縣裏開始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脫貧模式,羅德勝作爲洛郎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份子,也加入了脫貧攻堅板栗產業發展計劃。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羅德勝得到了板栗種植的專家指導與肥料支持。很快,包括羅德勝在內的社員們種植出的板栗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板栗的價格從1元/斤漲到4元/斤,整整翻了4倍。

板栗質量得到了提高,如何把板栗賣出去卻成了新的難題。當地政府引入成熟的板栗廠,對板栗進行深加工,提高了板栗的附加價值。羅德勝在種植合作社的帶領下,與364戶村民一起入股板栗廠,享受利潤分紅。

爲進一步擴大板慄的銷路,最近黔西南州與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達成合作,通過“市縣長直播”、“萬人團”等形式打開線上銷售渠道。首場直播長達6小時,由州長楊永英偕同9個市縣長輪番出鏡帶貨,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紛紛下單。

“女兒的學費終於不用愁了”!爲了能觀看直播售賣自己種植的板栗,羅德勝特意騎着摩托車,在深山找了半天,終於在5公里外有的一個山坡上找到了穩定的信號。看到自己種植的板栗很受歡迎,賣的很好,羅德勝高興地在山坡上坐了整整一天。(《圖集說事》原創拍攝,看見鄉土,記住鄉愁,歡迎關注和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