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者脫穎而出。

最近幾年,中國的高考人數一年比一年的多,學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爲什麼考生會越來越多呢?首先,生源增多,現在很多地方的條件都比較好,大多數家庭都有能力承擔學生的學習費用,所以,人數增多了;其次,一些學生,因爲前面一年高考落榜而選擇復讀,有些是復讀一屆,有的是好幾屆,大有“考不上大學誓不罷休”的念頭,所以,高考的學生自然而然增加了。

很多人都覺得,復讀生對應屆生不公平。考試的題目一樣、錄取的分數線一樣,但是復讀生的學習時間要比應屆畢業生長,所以,很多網友都覺得應該取消復讀生,讓應屆畢業生能公平競爭。

其實,我覺得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復讀生,不能說復讀生加入到高考的行業中就對學生不公平,其實復讀生在學習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有的是基礎差,有的是偏科,他們復讀只是爲了給自己一個機會。當然,高考分數線不達標可以選擇復讀,2020年高考改革,如果是這3類考生,可能會失去參加高考的資格。

第一類:高考作弊的學生

對於一些平時不怎麼喜歡努力,考試抱佛腳的學生來說,總希望可以在考試的時候投機取巧,最常見的就是舞弊。比如:夾帶小抄、剽竊別人的等等。雖然現在對於考試作弊抓得很嚴,特別是利用電子設備作弊的,現在學生進入考場都需要過“安檢”的,簡單的說就是不能將電子設備帶入考場。

但是,依然有些學生頂風作案,和校外的人配合舞弊。這種情況一旦被抓住,如果確定在考試中有舞弊行爲,當堂考試成績做零分處理,三年內不能參加高考。

第二類:被刑事拘留的學生

除了考試作弊的學生會失去參加高考的資格以外,在校期間因爲觸犯刑法被刑事拘留的學生同樣不能參加高考。

其實,作爲高中時代的學生,大多是都在16歲到18歲之間,這個年齡正是學生朝氣勃發的時候,也是最容易犯錯誤的時候。但錯誤又大又小,如果學生在校期間因爲觸犯法律被刑事拘留的,也會失去考試資格。

第三類:已經參加其他考試的學生

相比較於前兩種來說,這種情況一般只存在於“差生”中。現在在高考前的一個三個月,會有一種類似提前考試的選擇,就是學生可以參加學習組織的升學考試,如果達到分數線,會被直接錄取。但是這些學校一般都是大專院校,而且針對的學生也是成績比較差,走普通高考可能會失敗的學生而言的。

如果學生一旦參加這類考試,而且考試通過(其實這類考試的錄取率很高),那麼就會被調檔,也就是說學生就失去了參加高考的考試資格。

儘管高考每一分都彌足珍貴,但是也希望學生可以堅守考試底線,平時多多努力,好過考試的時候向天“求雨”。距離今年的高考越來越近了,希望每個考試的成績都對得起自己的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