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氣溫的不斷回暖,對於數千萬的中高考學子而言,決定人生轉折點的時機越來越近。再過八十餘天,全國近千萬高考生將要迎來2020高考,最終將有近八百萬人順利進入各級各類大學。

考入一所理想大學,儘可能的讓高考分數發揮最大的價值和優勢是所有高考生共同的期許,畢竟“七分靠分數,三分靠志願”的理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天史育閣用“投機”這兩個奇妙的字眼來和大家分享,在這個與衆不同的年份中,怎樣容易低分考上名校,很多人都想不到。

一、“兩北一南”不可少

現在的高考生在報考大學時,經常會關注大學所在的地理位置,畢竟大環境和資源對於高考生今後在大學的發展還是很重要的。於是,近些年出現的一個現象:地域優勢明顯的大學,會比地域優勢相對較差的同級別、綜合實力基本相當的大學高考錄分線更高。

舉個簡單的例子,位於上海的雙非高校華東政法大學,雖然211、985、雙一流均與其無緣,但華政在很多省份的錄分線高出了著名的西南政法大學。究其原因,在兩校法學綜合實力基本相當的前提下,考生更多的可能會考慮地緣優勢,而非學校牌子。

所以根據近年來高考錄取情況,報考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的高校,在學校實力的性價比上能夠更勝一籌,做到小小的“投機”。尤其對於選擇理工科專業的高考生而言,如果不在乎一線城市,可以報考“兩北一南”地區高校。不論哪個層次,這三個地區的高校在同檔次大學中錄分線都會更低一些。

二、報考“六六六”院校

這兩年在高考畢業生中出現一句玩笑話:“你大學六六六了嗎”,其實說的就是是否被六類院校錄取,也算是一種幽默式的自嘲。爲什麼這樣說?主要是因爲六類院校指的是:農、林、水、地、礦、油,也就是高考生眼中處在“鄙視鏈”底端的冷門專業。

不論是林業類大學、農林類高校還是礦業等,錄分線普遍很低,就算是211高校也無濟於事。比如著名的211東北林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提檔線一度比不過北上廣的二本院校。

三、報考專升本

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每年1000萬高考生,200萬人考不上,考上的800萬人,有400多萬進入專科學校,而在當下,專科學歷在就業上往往沒有一個較好的平臺和資源。300分左右的高考成績,無法進入本科院校,但卻可以通過專升本的方式來實現。

而近年來教育部也在不斷提高專升本的規模,通過這樣的模式,拿到本科學歷也會是不錯的選擇。甚至有些高考進入專科學校的考生,拿到本科學歷後還繼續攻讀研究生,走上了越來越高的平臺,獲取高考成功的“投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