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戒慈是龍妖的劫

在團長這部劇裏,有兩個女主角。一個叫陳小醉;一個叫上官戒慈;如果說在這個故事裏,龍文章有任何虧欠和懼怕的話,那一定是上官戒慈。

龍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那個讓虞嘯卿下跪的龍妖的,最開始遇見那羣潰兵的時候,他可能只是撒了個團長的慌,想讓震懾潰兵麼,想聚集着更多的人回到禪達,後來走着走着到了幾千人的彙集。

小太爺說,龍妖知道只有把人聚集起來纔能有更多的機會回到禪達,幾千人的潰散和聚集在龍妖那裏是如此的輕而易舉。

那麼龍妖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變成了那個讓阿譯寧願死也要成爲他那樣人的呢?

南天門一役是龍妖成爲大家心目中團長的最重要的原因,而遇見上官我認爲就是龍妖走上團長這條路的開始。在整部劇裏上官戒慈是龍妖唯一的對手。

戒慈這兩個字就是爲導演和編劇爲龍妖準備的。

劇中上官和龍妖直接碰面的次數不多,一是上官爲就迷龍求生而逼龍妖放人,二是龍妖以正式的方式回到炮灰團,以軍中不留家眷趕上官走。

看過劇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如果沒有上官戒慈對龍妖的逼迫,龍妖會真的殺了迷龍麼?那時候的龍妖還不是龍妖,也還不是團長,在他看來脅迫同胞姐妹真的是該死的,我們不由得的好奇龍文章這張撿來的皮下面有着怎樣的過往,重信守諾、知道這世上還有讓人敬畏的東西是上官給龍文章的第一課。

龍妖開始的時候和虞嘯卿是一樣的,他堅信自己是對的,以國家大義作爲支撐,覺得士兵就應該戰死沙場,和所有的領導者一樣他也肆意的揮霍着潰兵的生命。煩了說龍妖是把他們當作劈柴,給了他們不應該有的希望。

上官說,他是索命的鬼嬰,自此後南天門的一千座墳日夜壓在他的心頭,只有他重上南天門才能得救。

可迷龍的死,他一直未能得救,或者說他的信仰和黨國也就在此崩潰,遇見小書蟲是他心裏高樓崩潰的開始,迷龍的死給了這座高樓最後一擊。

他三番兩次地喝着上官下的耗子藥,一次次也正是他對信仰的糾結,當他不斷的沉淪,要從水中爬出來的時候,上官原諒了龍妖,使得他再也沒有得救之道,唯有赴死。

02戰火中家的詮釋

上官戒慈的家,是龍妖一眼看着建立起來的,小說裏也是龍妖不得已拆毀的。迷龍死在龍妖手下,是所有讀者心裏的一根刺,也是上官心中一把誅心的劍。

在團長百無聊賴的日子裏,有兩個家。一個屬於迷龍、一個屬於煩了,藉由迷龍、煩了兩個人,使得這部劇有了更多的意義,家與國的橋樑由此建立。煩了的父母揹負着的是戰火以前的歷史,迷龍妻子代表着荒唐歲月裏的希望,一個是來時的歸途,一個是前進的終點。

迷龍遇見上官,我看到了生活中所有的美好。

團長沒回來的時候,迷龍和上官在沒日沒夜的爭吵,可迷龍看見團長的時候還是沒走。甚至當上官帶着孩子在門外過夜時,迷龍都沒有回頭,喫草的牛魔王揹負的更多的是在炮灰團裏紮根而起的情誼和責任。

迷龍在禪達的家,因爲上官戒慈和兒子的存在,也成爲了所有炮灰們的家,就像是灰濛濛的日子裏突然有了色彩,讓所有的炮灰都開始對明天有了期待和幻想。

通篇沒有提過一個愛字的劇,卻處處讓人淚目。

上官是一個非常符合中國傳統女性定位的人,對人謙遜有禮、重信守諾、她美麗的和這部劇格格不入。她聰敏的一眼能直接看透龍妖的靈魂深處,是龍妖這個無名字、無來處讓人覺得鬼神莫測的唯一克星。

可以說這個女演員滿足了我對小說這個人物的所有幻想,可惜在小說中迷龍死後他和龍妖的對手戲沒有拍出來,實在是人生一大遺憾事。

大家好,我是孔方,感謝你閱讀到末尾,本文摻雜着我的許多主觀臆測,可能會與小說的真實意義有所違背,希望能有看得更多、更明白理解團長的朋友,給出更好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