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歷史九點半

建國後,出現過很多轟動一時的悍匪,比如白寶山、東北二王等,當年都是名噪一時,至今仍讓人忌憚。但要說起戰鬥力最強的逃犯,那白寶山、東北二王在他們面前都遜色了。

逃犯一共3個人,2男1女,在抓捕3名逃犯的過程中,警匪雙方爆發了激烈交火。逃犯佔據有利地形與警方周旋,爲了將其擊斃,警方動用了機槍、手榴彈、甚至連重型武器坦克都出動了。整個交火過程達到了“戰役”級別,更是史無前例的。

這便是建國後最大的一次警匪槍戰,史稱“柴河沿戰役”。那2男1女,女的叫王敏,男的是凌國樑和徐忠正。

1979年7月11日晚,遼寧省遼陽市東京陵公社裏,大隊民兵軍械員凌國樑、電機廠工人徐忠正、女社員王敏,3人在房間裏交頭接耳,密謀着一件大事。原來,3人長期和大隊幹部有過節,一直想要找機會報仇。當晚3人再次集合,決定就在當晚實施計劃。

那個時候的農村大隊,都是有民兵軍械庫的,計劃開始後,3人趁夜潛入軍械庫,偷出3支全自動步槍和1500發子彈。3人正好遇上開拖拉機的村民穆春林,威脅穆春林開車帶他們去。穆春林見3人拿着槍,氣勢洶洶,自知事情不妙,斷然拒絕。結果,惱兇成怒的3人將穆春林殺害。

由於穆春林被害,3人的計劃完全被打亂了,不得已選擇了逃跑。逃亡過程中,凌國樑將一支步槍和600發子彈藏在了玉米地裏,和徐忠正每人一支槍,3人逃往了鐵嶺。

1979年7月14日早上5點,警方派出了5個追捕組分頭追擊,這場建國後最大的警匪槍戰,就此拉開帷幕。

3人都不簡單,凌國樑是民兵軍械員,不但槍法準,而且人聰明,善謀,徐忠正也曾是部隊校槍員。3人起初被警方追的四處躲藏,像是過街老鼠,凌國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他提出一個大膽想法:找一處合適地形,伏擊追捕組。

如果是一般逃犯,早就如驚弓之鳥了,而凌國樑卻還能在危急關頭“反客爲主”,可見其彪悍程度。也正是如此,讓警方低估了3人的戰鬥力,造成了後面的重大傷亡。

3人一路逃到了柴河沿村,102國道從柴河沿村穿過,公路兩旁都是密林,地形位置非常適合伏擊,凌國樑建議,將伏擊地點就設在此地。

要打伏擊,必須得有誘餌,作爲3人中唯一的女人,凌國樑安排王敏待在路邊,假裝被他們拋棄,等待警方自首。果然,凌國樑的計謀得逞了。一支追捕小分隊抵達柴河沿村,發現了王敏,聽着王敏鼻涕一把淚一把的控訴凌國樑和徐忠正,警方相信了她的話,於是將她拷起來,準備帶上車。

王敏還告訴警方,凌國樑和徐忠正還在村子裏,藉此將其它追捕隊都吸引過來。所有追捕隊都向柴河沿村圍攏而來,卻不知早已掉進了凌國樑的圈套,此時的凌國樑和徐忠正,正在路旁不遠處的密林裏,注視着警方的一舉一動。

突然,一陣沉悶的槍聲響起,一名警員中彈倒地。凌國樑和徐忠正每人一支全自動步槍,彈藥充足,且佔據有利地形,警方被突如其來的攻擊,打的措手不及。警方雖然人數佔優,但武器和地形方面處於劣勢,一個上午的交火,造成6名警員犧牲,多人受傷,而凌國樑和徐忠正毫髮無傷。

爲了避免出現更大傷亡,警方不得不調來機槍和手榴彈等支援,以求在火力上壓倒匪徒,到了最後甚至還調來了坦克,對着凌國樑和徐忠正藏身之處猛轟。戰鬥整整打了一天,才最終將凌國樑和徐忠正兩人剿滅,而警方也付出了重大傷亡。

此戰有多慘烈?它被定義爲“柴河沿戰役”,都上升到了戰役級別,慘烈可想而知。而白寶山、東北二王等悍匪,也只是被警方拿着輕武器追着跑,比起凌國樑和徐忠正顯然要遜色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