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9月18日開始,日軍發動了突襲,並快速的佔領了東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軍又以人員失蹤爲由,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其想要佔領全中國的幻想,這個幻想很狂妄,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這個幻想最後經過淞滬會戰之後徹底破滅。

盧溝橋事件之後,日軍的野心十分的大,並快速地制定了戰略部署,想要從北邊和西邊,兩面進攻,因爲當時的首都在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就意味着中國戰場,日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早在1912年,日軍就在上海鬧過一次事了,當時的日本公館以日本的五個挑事的和尚死了一個,就想要以此爲藉口與中國對抗,但是在一些歐洲國家的調停下,中方簽署下了屈辱的停戰條約。

7月份盧溝橋事件剛爆發,8月份,淞滬會戰就在上海打響,可見當時的日本滅我中華之心是多麼的急切。

8月9日,日軍海軍陸戰隊中隊長山勇夫帶着一個一等兵想要到去虹橋軍用機場進行偵查,在於中國軍隊對峙的時候態度十分強硬,最終被擊斃,日方以此無理的對中國進行指責。

8月13日,日軍海軍陸戰隊越過租界,來到了寶山路、四川路等地進行佈防,但是在八字橋一帶與中國軍隊遭遇,淞滬會戰正式開戰。

8月14日,中國軍隊出動了20架軍用飛機對吳淞口和黃浦江第3艦隊進行轟炸,開始了中國軍隊的反攻,但是由於日軍的防禦工事過於堅固,幾輪進攻下了,中國軍隊的傷亡十分巨大。

9月7日經過第9集團軍和第15集團軍與日軍的多次激戰,羅店和寶山路等失守。

9月12日,蔣介石親自擔任淞滬會戰戰區總司令,向淞滬會戰增兵5個集團軍,60萬人,同時,日軍也在不斷地向上海增兵,增兵數量爲9個師團,公20萬人。

9月20日,日軍開始了對中方的全面進攻,在防線不斷被壓縮後的中方軍隊看來,中方的防守態勢已經崩潰。

10月5日,日軍的兩個師團在坦克和空軍的配合下,日軍開始向蘊藻浜地區發動猛攻,企圖切斷滬寧鐵路,孤立由大場到江灣地區的中國守軍。

10月8日中國守軍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不得不向後撤退。

10月25日,大場失守,第二天,中國守軍推手蘇州河南岸。

11月5日,日軍的3個師團在大霧天氣下,在杭後灣登陸,開始對中國守軍進行迂迴包圍。

11月6日,日軍佔領了金山,想要對上海進行合圍,戰局對中方來說極其的不利,在兩天後,蔣介石下令全線後撤。

11月12日,日軍佔領了全部上海,日軍以傷亡5萬人的代價攻佔了上海,是抗日戰爭打響以來,日軍傷亡最大的一次。而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也就此破滅,從8月9日的挑釁到11月12日的戰爭結束,日軍在這次會戰中一共用了三個多月,而當初所叫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也就成了一個大的笑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