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找到自己既喜欢又合适的工作越来越不容易了,能力与工作相挂钩,很多人为了当上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这些“铁饭碗”抢破了脑袋,可想而知,竞争力是有多激烈。然而,现在事业单位编制正不断变革之中,编制也取消了,那是否意味着编制内外就可以同工同酬了?

同工同酬顾名思义,干的活是一样的,领的工资也就是一样的。但是,现在仍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算临时工和公务员干的活是一样的,但是钱却不一样,对临时工而言,这太不公平了,就应该同工同酬。公务员则认为,我当初为了考公务员,我容易吗?同工同酬还有什么意义?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如果当事业单位急需用人的时候,但受限于编制,加上急缺人手,唯有先招来临时工。虽然他们没有编制,但是同样需要通过考试,因而就被称为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

尽管出台了相关规定,要同工同酬,但是要真正落实到实处,似乎有点难度。就好比如说人事代理,像这样的用工模式无比接近正式员工,也难以做到完全一致,被限制在在编在岗这个范围内的这些人员,若想享受到同等的津贴奖金等这些福利,那或许只有想想的份了。

那么,为什么做到同工同酬这么难呢?难道两者真的相差很远吗?

据了解,前些年,编外人员和编内人员的工资真的相差甚远,就连编内人员的1/3都没有,而且,过年的时候,编内人员都会收到购物卡、食物等各种礼物,而编外人员只有羡慕的份,啥也没有。虽说终于盼到收入结构有变化了,工资差距缩小了很多,但是,绩效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

编内和编外之间的差距肯定是有的,如果真的要实现同工同酬,实施起来可并不容易,就算如你所愿实现了,同酬或许只能体现在薪资方面罢了,福利的话那就难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