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了2个多月的2020年全国两会5月底顺利召开。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2020年GDP增速不设具体指标,但是有一项工作没有放松,那就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按照中央此前的部署,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要确保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尽管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但是,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强调,今年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体现了中央对脱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决履行承诺的决心。

在篇幅大幅缩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论述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的内容仍然占据了一个小节的篇幅。在这一小节中,中央政府提出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具体思路,包括对农民工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等。落实好这些扶贫举措,特别是消费扶贫、扶贫产业恢复、稳岗就业等,需要发挥各种市场主体的力量,尤其是贴近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产业扶贫支撑消费扶贫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疫情发生以来,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链受到了较大影响,不少地方的时令农产品滞销,农民面临着巨大的损失。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爱心助农行动,通过流量倾斜、价格补贴等,拉动消费者网购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

不过,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加工才能进入消费者餐桌的农产品,还需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作用,连接农民和消费者,推动农业供给侧提质增效,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农产品的同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方面,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着独特的优势。益海嘉里在河北蔚县的爱心小米精准脱贫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河北蔚县的小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几百年前就成为贡品享誉京城,被列为“四大贡米”之一。然而由于销售渠道有限等原因,蔚县小米产业一直不大,农民收入有限,蔚县长期位列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起,益海嘉里员工和社会爱心人士开始结对帮扶蔚县果庄子小学贫困学生,在帮扶过程中,发现了蔚县的优质农产品——小米。2015年起,益海嘉里溢价收购了果庄子贫困家庭的谷子,封装成小袋“爱心小米”,由公司员工认购,将溢价部分全部返还给当地贫困农户。2017年,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长郭孔丰亲赴蔚县考察,正式发起小米产业精准脱贫项目,建立了订单种植、溢价收购、品牌营销、利润反哺的蔚县产业精准脱贫模式,深度参与贫困县产业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在蔚县投资建成万吨级小米加工厂,帮助蔚县政府将贡米产业打造成特色扶贫产业,形成小米生产基地种植、合作社组织收购、金龙鱼品牌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辐射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

2019年9月8日,益海嘉里与蔚县政府合作,捐资4500万元在扶贫搬迁人口聚居区建设的一所六轨制、1600名学生规模的高标准的公益小学——蔚县益海小学正式投入使用,现有14个教学班。2019年11月,与之配套的蔚县益海助学中心也启用,可容纳100多名孤儿的助学中心,帮助缓解当地教育资源匮乏和孤儿教育管理难题。

在益海嘉里等爱心企业的帮扶下,通过蔚县民众的不懈努力,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政府正式宣布蔚县脱贫摘帽。2019年,益海嘉里在河北蔚县的爱心小米产业精准脱贫实践入选了国家扶贫工作领导部门评选出的企业扶贫50佳案例。

除了蔚县,益海嘉里还积极挖掘其他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资源,助力农民脱贫。2018年,益海嘉里在兴安盟合资建立集团首家制糖企业——内蒙古荷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甜菜产业,带动当地脱贫减贫。在黑龙江五常、辽宁盘锦等29处优质大米产区建立生态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种植订单,提升了水稻的品质,让农户增收增产。在山东,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在当地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推广种植优质小麦46万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农场)”的订单农业运营模式,让农民降本增效。

消费扶贫的背后,其实是产业扶贫。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和消费者更好地连接起来,促进农民增收脱贫。通过订单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产品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机制,益海嘉里的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可推广、可复制。充分践行“前端惠农、后端惠民”,不仅助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共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有积极作用。

02 稳岗就业 扶贫扶智 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贫困群众脱贫后,对美好生活、乡村振兴必然会有更高的需求,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教育状况,保障脱贫地区继续迈向富裕,避免返贫。

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六保”“六稳”排名第一的目标,是保就业。对于贫困户来说,保就业尤其重要,只有保住就业,有了收入,才能保证基本生活,才可能脱贫。

保就业,益海嘉里也在行动。益海嘉里遍布全国各地的100多家加工企业,有不少靠近粮油主产区,这些企业,为当地农民直接、间接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面对疫情,益海嘉里积极复工复产,并不断加大在祖国的投资,一批新的项目投产,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配套产业链的就业机会。

除了保就业,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水平,对于切断贫困代际传播非常重要。但在贫困地区,往往教育都非常落后。因此,社会各界都把助学作为脱贫帮扶的重要组成部分。益海嘉里同样很早就开始关注贫困农村的教育问题。2007年“益海嘉里助学工程”启动,通过捐资建设益海学校等方式,先后在全国16省、直辖市、自治区资助援建了36所益海学校、3所益海助学中心,目前约有16000多名学生和近千名教师在新的学校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帮助改善贫困落后地区教育条件和教育水平。

除了中小学,益海嘉里还通过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与中国烹饪协会合作,发起“金龙鱼烹饪班”,汇聚各方力量。此举旨在资助有志于餐饮事业的寒门学子入读合作院校的正规烹饪专业特训班,学得一技之长,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家庭脱贫。“金龙鱼烹饪班”目前已在扬州、昆明、上海三地开设,招收学员215人。第一届扬州金龙鱼烹饪班的学生已经学成毕业,益海嘉里旗下企业还招收了其中部分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工作,直接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更加艰巨。但是,有国家的扶持政策,有贫困地区民众的辛勤劳动,有社会各界和爱心企业的帮扶,相信我们一定能胜利完成目标。益海嘉里也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加大对脱贫产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并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坚定支持脱贫攻坚取得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