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的世界裏對“領袖”一詞的詮釋是多樣化的,在球場之上可以是球隊進攻端的領袖,負責進攻發起,爲球隊進攻文化定調,就像詹姆斯.哈登;也可以是球隊防守端的領袖,負責堅守陣地,爲球隊的防守文化定調,就像本.華萊士;抑或是作爲更衣室領袖,負責激勵人心,爲球隊的更衣室文化定調,就像詹姆斯.瓊斯。

而我們今天說到的球員同樣是某種定義上的領袖,他是綠軍之魂,是球隊雙子星的堅實後盾。

2014年夏天,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在首輪第6順位選中了來自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馬庫斯.斯馬特。2014-2015賽季是綠軍三巨頭解體後的第二個賽季,球隊在僅僅闊別季後賽一個賽季之後就重新回到了熟悉的舞臺,作爲一年級新秀的斯馬特很快贏得了教練的信任,季後賽四場比賽甚至全部以首發球員身份登場,場均場上時間排名球隊第5。

之後幾個賽季凱爾特人一直是季後賽的常客,但球隊幾經動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人員變動,以至於本賽季年僅26歲的斯馬特成爲了凱爾特人資歷最老的球員。衆所周知,丹尼.安吉向來挑剔,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對斯馬特如此偏愛呢?

進攻平平無奇卻暗藏“殺機”

斯馬特其實從來不是以得分見長的球員,爲凱爾特人效力的前4個賽季裏真實命中率都在5成以下。上賽季斯馬特好不容易將自己的真實命中率拔到了56.8%,本賽季卻又沒能穩住盤面跌到了51.9%,在分位中排名第49位。

此外,在凱爾特人這麼一支進攻效率能夠排到聯盟第5的球隊中,斯馬特無論是進攻勝利貢獻值還是進攻真實正負值都只能排在隊內第7,確實有些不夠看的。

經歷了去年休賽期的那輪不大不小的洗牌,斯馬特本賽季在進攻端的戲份其實是增加的,他的場均出手數從上賽季的7.1次來到了本賽季生涯新高的11.9次,場均三分球出手數從上賽季的4.3來到了本賽季生涯新高的6.9次,回合佔有率也從上賽季的14.6%來到了本賽季生涯新高的19.3%,本賽季場均13.5分的得分同樣也是生涯新高,可惜的是,斯馬特沒能維持住上賽季的得分效率。

對比近兩個賽季斯馬特的出手區域分佈,其中可以理解的是隨着三分球出手數的增加,斯馬特的三分球命中率出現了一定的下滑,目前34.8%的三分球命中率還算夠用。

但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在禁區出手數佔比下降的情況下,斯馬特在該區域的投籃命中率從上賽季的64.3%下降到了本賽季的45.9%(聯盟平均爲63.4%),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本賽季真實命中率的下滑,相較於環境的客觀影響,我更傾向於是斯馬特主觀的問題。

如果再細分出手區域,我們發現斯馬特的投籃命中率只在圖中的兩個紅色區域要高於聯盟平均水準,左側45度角附近的三分球算是幫了大忙,否則斯馬特的進攻效率會非常難看,130次出手命中54球,41.5%的命中率要高於聯盟平均水準的35.6%。

在這個鼓吹進攻的時代,斯馬特的進攻水準平平無奇,但這種平平無奇又與傳統意義上有些許不同。在今年1月16日與活塞隊的比賽中,斯馬特9投1中只得到了3分,然而在相距不遠的1月17日和1月19日的比賽中,他又分別砍下了24分和37分。

斯馬特就是這樣一名進攻不太不穩定的球員,帶着一點“神經刀”的屬性暗藏殺機,這玩意兒是一把雙刃劍,打起鐵來就是人們口中的“司馬鋼”,有時候準起來也挺要人命的。換個角度來想,這也是爲什麼對手在斯馬特的進攻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情況下依然不敢放他,因爲就怕他突然“帶刀”了。

再看看本賽季斯馬特各節比賽的真實命中率變化,首先要知道他本賽季的整體真實命中率是51.9%。然後具體到單節比賽,第一節比賽他的真實命中率爲51.5%,第二節比賽跌到46.9%,第三節比賽飆升到53.4%,第四節比賽繼續上升到56.6%,比他賽季的平均真實命中率要高出4.7%,所以你真敢在決戰第四節放鬆對這名球員的關照嗎?

斯馬特是如何征服挑剔的綠軍簇擁的?

當然,斯馬特身上最閃耀的特質還是他的防守,他能夠通過精準的預判實施搶斷或是切球,用強硬的身體對抗給對方造成干擾,這些都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

從基礎數據來看,本賽季的斯馬特能夠奉獻聯盟第11多的場均搶斷數(1.6次),從高階一些的數據來看本賽季斯馬特的防守勝利貢獻值爲2.4,在相同位置的球員中斯馬特這一數據能夠排到聯盟第6位,而他的防守真實正負值爲1.3,在相同位置的球員中能夠排到聯盟第5位

有別於其他後衛線上的防守球員,自詡爲“空間型六號位”的斯馬特有着從1號位防到5號位的能力,這種能力我們一般只在鋒線球員身上見過,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勒布朗.詹姆斯,卻很難聯想到身高1米91、臂展2米06的斯馬特。

通過下圖我們發現斯馬特的防守覆蓋面非常廣,哪裏需要他就去哪裏,得益於強壯的身體和出色的臂展,無懼任何防守挑戰。通常情況下身高硬傷的後衛球員在越靠近籃筐的區域防守效果是越差的,但斯馬特在距離籃筐6英尺的範圍內能夠將對位球員的命中率拖低0.4%,在距離籃筐10英尺的範圍內能夠將對位球員的命中率拖低2%。

別看差值不大,對於一位後衛球員來說能夠在這些區域拖低對手的命中率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凱爾特人隊內線身高不高,斯馬特這種萬金油式的防守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缺陷,本賽季凱爾特人防守效率穩居聯盟第4,斯馬特功不可沒。

斯馬特強悍防守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對對手命中率的限制,還在於對本隊士氣的提振,用一次強硬、成功的防守終結對手的進攻回合,往往能夠爲本隊的新一輪進攻發起帶來加成效果。上一個能夠用這種級別的防守帶動球隊的凱爾特人球星是加內特,現在是斯馬特,而這種類型的球員天生具備領袖的氣質。

此外,在愈發強勢的防守能力面前,斯馬特的組織能力或許被低估了。

本賽季斯馬特場均能夠送出4.8次助攻,隊內僅次於更多球權在手的沃克(4.9次),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助攻失誤比高達3.6,高居聯盟第6位,儼然已經成爲球隊傳控最穩健的那個人。除此之外,斯馬特在關鍵時刻能夠送出0.8次助攻(聯盟第3),所以除了防守之外,斯馬特在關鍵時刻還能夠用冷靜的組織傳導幫助球隊,難能可貴。

進攻體現的是一名球員的天賦,而防守可以體現一名球員的血性與精神力。斯馬特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血性的球員,他敢於接受任何形式的防守挑戰,無論對位的是對手的外線尖兵還是內線強點,這種已經深入其骨髓的特質與綠軍的文化一脈相承。

我們在年僅26歲的斯馬特的身上看到了加內特的影子,後者不僅是球隊的防守領袖同時也是球隊的精神領袖,他們都熱衷於團結身邊的隊友、敢於發聲,必要時爲了隊友身先士卒、赴湯蹈火,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着身邊每一個人。凱爾特人隊有着深厚的底蘊,再加以背靠波士頓體育之城,球迷們自然非常挑剔,但看到斯馬特這樣一名球員,老綠軍簇擁們真的很難不喜歡上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