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横行,肆虐全球,传染病是全人类都应该要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文字记录的几千年来,疫病的种类以及传播方式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疫病的斗争史。中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也是有着一个相对艰辛的过程。

早期的人们对传染病认知十分有限,因此也出现了很多令人咋舌的治疗方式,比如尝便和割股。而这些不可思议的方法,又往往和孝道联系在一起,显得愚昧又可叹。

南朝时候,有个叫庾黔娄的人,新官上任没几天,突然传来消息,说他父亲感染了重病,在家卧床休息。庾黔娄是个大孝子,听闻后浑身冷汗,急得如热锅蚂蚁,当天就弃官回家,去看望父亲。

到家后,医生说:“你父亲的病究竟怎么样,现在还不知道,需要尝一尝他的粪便是甜还是苦才行。”其父庾易当时得的是急性菌痢,放现代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容易腹泻不止,是以黔娄天天取了父亲的粪便尝尝是什么味道。当他感到味道变甜的时候,十分忧愁担心,于是到了晚上,他就向上天祈祷,请求让自己代替父亲得病。然后,空中传来声音说:“你父亲大寿已尽,不会再延长了,但你心思诚挚,上天已经知晓,会保你政途顺利。”果然月末其父就死了,黔娄安葬了父亲,守孝三年,成为二十四孝之一。后官西台尚书仪曹郎。

今天来看,通过尝便来了解病情是不科学的,特别是传染类疾病,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若用口尝方式,极易造成传染,扩大感染范围。所谓的空中神灵,自然也只是为传播孝道所杜撰的故事了。

尝便自此倒成为了一种孝道之举,受人称赞,也有很多人争相效仿。到了隋唐时期,有一个叫田翼的人,也是一个大孝子。其母得病卧床,有一年多了,田翼每天细心服侍,换洗衣裤,做饭喂食,没有丝毫怨言。后来其母患了痢疾,腹泻不止,田翼担心母亲中毒了,所以亲自尝便以观察病情。

但母亲还是去世了,史书如此记载:“及母终,翼一恸而绝,其妻亦不胜哀而死。”剥开史书的伪装,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是另一种,即田翼夫妻并非因悲痛死去,而是感染疫病后的结果。时代的局限使当时的科学及医术不发达,救不了其母亲,但田翼夫妻的死或许可以避免,却最终因着孝道而献出了生命。

除了尝便这种治疗方法,还有一种割股的习俗,相较前者有些残忍,即割下身上的肉给疫中的父母吃,传说这样就能治好疾病。唐朝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就有相关记载,后来,“民间以父母疾,多割股肉而进”。

元代有个樵夫叫陆思孝的,人如其名,平素十分注重孝道。其母年老得了痢疾,思孝请了医生看病,可迟迟不见效果。于是他打算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熟给母亲吃,不过幸好晚上睡觉时突然梦到了一个药方,第二天照方抓药,果然治好了母亲的病。史书有此记载,便是说其割股孝行感动上苍了。

其实这种疫病下的孝道,还有很多史例,比如清朝贾锡成的父亲感染疫病去世,锡成悲伤不已,天天守在父亲的棺木旁边,和死去的父亲对话。没过几天,他也得病了,很明显是被父亲的疫病感染。其父死后的第五天,贾锡成也死了,症状与其父一模一样。

如此事例不胜枚举。这种愚孝和无知,一是由于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所致,一是封建伦理道德带给人的思想束缚。在现代文明进步的社会,我们该学习其中的孝心精神,但也要摈除其中的愚昧成分。只有在科学和医学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在传染病亦或其他疾病到来时,更好地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减少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