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辭格、辭式。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是語言在長期運用過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達功能的修辭格式。它是一種語言技巧,是服務於思想內容的。修辭的目的在於增強說服、感染的力量,所以不但要懂得如何運用辭格,而且要針對實際情況的需要運用得好。

二,分類;

     初中常考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引用、對比、反語、反覆、借代。除此之外,語文知識中的修辭手法還有:白描、頂真(又名聯珠)、互文、迴環、雙關、用典、引用、諧音、歇後、通感(又名移覺、移就)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一),比喻;

1、定義;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又分明喻:像、如、彷彿等。 暗喻:是、成爲、等於。借喻:本體、喻詞不出現.(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爲生動,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具體。)

例1.月光如流水一般……,2.綠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3.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浪花比喻成雪)

2,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爲生動;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具體;化冗長爲簡潔。使語言生動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

3,答題格式:------運用______修辭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表達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二),比擬;

1,定義、擬人;比擬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擬人:賦予物以人的感情、動作、狀態和語言等,擬物使物人格化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等,(比擬: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例,1.(荷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2.老師在講課,他豎起耳朵聽。

  2, 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使無生命的東西活躍起來,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加強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

  3,  答題格式-----運用______修辭手法,把_____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表達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三)誇張;

      1定義、誇張指爲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浮誇。(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誇張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啓示,增強表達效果。)。

擴大誇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等加以誇大。

縮小誇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等加以縮小。

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反之亦然。

例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3.她還沒有端酒杯,就醉了。

2,作用---在於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啓示。突出了……的本質特徵

突出特徵,啓發聯想,表達強烈的感情

(四)引用

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號,而描述大意的不能加引號。

  1. “霜葉紅於二月花”,經歷了這個境界,纔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2. 作用---增強文章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文章內容;增強表達效果和說服力。

(五)排比;

    1,定義;、排比;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語重複出現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排比:可增強語言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1.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作用---在於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3,  答題格式:---.運用__排比____修辭手法,加強語勢強調了(對象+特性),表達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六)對比;

把兩種相反或相對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較;把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比較。突出相反或相對的事物的特徵或本質,更爲鮮明、突出

例1.綠肥紅瘦。2.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作用---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徵或所闡釋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答題格式:運用對比修辭手法,突出強調了(對象+特性)

(七)設問;

1定義;

     設問;設問的特點    “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設問:總的作用是引起讀者思考。用在標題上,能吸引讀者,啓發讀者思考,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自問自答,回答緊跟問句後。

例1.花兒爲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2,作用---是強調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啓發人們進行思考。

 3, 答題格式-----運用設問修辭手法,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八)反問;

1,定義;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

     例1.難道我不愛我的祖國?

    2 .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

2, 作用---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  比直接說出答案更鮮明有力,更富啓發,感情更強烈。

3,答題格式:運用反問修辭手法,加強語勢,突出強調了(對象+特性)

(九)對偶;

1,定義;

     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近),內容相近,相反或相關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在一起。對偶;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係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例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2,  作用有:便於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

3,兩方面的意思互相補充和映襯,加強語言的感人效果,讀來有節奏感。

(十)反語

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話語來表達本意。多數是表示諷刺嘲弄的。

1.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  2.實在標緻極了。

2作用,可以取得幽默、諷刺的效果,增強戰鬥性。

(十一)反覆

爲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讓某個詞語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現,就是反覆。

1.前進!前進!前進!進!(詞語).2.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作用,突出思想,渲染感情富有音樂性,加強節奏感。

(十二)借代;

1,定義;借代;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特徵代本體;具體代抽象;專名代泛稱;部分代整體。(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借代可使表達具體形象。)。

      例1.朱門酒肉臭(朱門是富貴人家的特徵,這裏代富人)

      2.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雷鋒是專名,代助人爲樂的好人)

 2,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使語言多變,豐富多彩,具體形象,並引發讀者聯想。


    對“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效果(作用) ”題, 結合原文信息和所學語文知識進行解答。答題要點包括三個方面:

  1.用了什麼方法。要辨明本語句所運用的是哪一種修辭或表現手法。
       2.表達了什麼內容。分析這種修辭或表現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現什麼內容, 要清楚此種修辭或表現手法的一般表達效果。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種修辭或表現手法的一般表達效果,並結合具體語句加以說明。

帶修辭手法的句子及賞析

 1世上再也沒有比時鐘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盡情地摘取青春幻夢的花朵的時刻,它都是同樣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象徵擬人等手法,寫出了時鐘的無情,提醒我們珍惜時間.

2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豔的金黃與黃金.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葉比作黃金,生動形象.

3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賞析:這句話運用疊字,展現了文字的音韻美,表現了雪的冷豔與悽麗.

4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豔奪目,如同一隻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着壯烈的悲歌離去.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現了牡丹卓越的風姿.

5 桔紅色的房屋,像披着鮮豔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着雨底洗禮.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寫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6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消磨掉.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象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時間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7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葉的顏色形狀和姿態,表現了秋葉和秋色的美好.

8幾個小夥伴,藉着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畫,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

賞析:寥寥數筆,寫出了幾個小夥伴作畫的情景,幽默風趣,用筆簡練而獨到,充滿了豐子愷作品獨特的魅力.

9麗日當空,羣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語言精緻優美,富有感染力,言語間充滿了對桐花的喜愛,讓讀者也彷彿一起看到了這漫山遍野的桐花開放的勝景.

10他悲慼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面上.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寫星星非常傳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乾淨純潔,把夜空比作湖面,寫出它的平靜美好.然而這樣的美景下,我卻要死去了,反襯出我的懊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