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背后问的是:读MBA需要花费时间和不菲的费用,读出来这个学位,到底值不值?

首先,准备学费只是第一步,准备考试才是关键的一步。想去读的关键问题是,你是不是能考得上?

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学生逐年攀升,2020年达到341万人。急剧升温的考研热背后,社会压力和个人需求交织,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逃避成长焦虑……各不相同的目的中,有人脱离苦海成功上岸,有人折戟沉沙铩羽而归。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考研热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精进专业,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求,也可窥见就业压力下他们“延缓”进入社会的一丝无奈和焦虑。难怪,有管理学的教授感慨,每当经济形势不好,读MBA的人就会增多。

其次,现在的MBA已经是回归工商管理硕士的本质了,需要经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学校的面试入学考试。既然MBA只是众多硕士学位中的一种,想靠着读个MBA就能改变人生,这个概率也是可想而知了。读MBA,根本上来说,也就是研究生。入读的很多同学们大多年龄不大,工作经验背景时间不长,在这种氛围里面结识高端人脉,混圈子,找机会的可能性有,但已经大大折扣了。除非是名校的MBA、或者EMBA。

最后,读MBA到底能获得什么?有的人混得不错,也有人混得不好。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很大一个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能力、读书的目的、以及所处的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既然分析了读MBA的现实情况,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策略?

从工作视角出发,读再高的学历最终还是要走进职场。学生思维与工作思维是不同的两种思维。一个是需要找到正确答案,一个是要解决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力不高,到底是哪个能力有短板?这个能力有什么提升的渠道,这个也许是你当下这个阶段更应该去关注的、提升的。

所以,问题的答案在于你自己的目的,搞清楚读MBA对自己的价值,你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罗胖在得到“重启2020”直播串场主持时提到读书和学习时,他的观点是,他觉得越忙越要上学,这样可以换个环境,换换脑子,有些平时没有灵感想不出来的事情,一坐到教室就能豁然开朗起来了。当然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了上学而上学,即使上学也不需要退出社会协作,在职攻读更过瘾。

欢迎关注@京典生涯,职场领域创作者,职业规划师、生涯教练,更多职场问题,欢迎留言互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