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人家多的是上门打秋风的客。

比如也是正经嫡派贾家人,但是没钱打着旋儿借当的璜大奶奶,过年过节想着贾珍的戏和酒的下属同僚,有象刘姥姥这样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日子过不了来碰碰运气,也有象周太监,夏守忠这样没钱想法子也要给钱的外鬼……

对刘姥姥这类打秋风的客人,有一套固定处理流程。刘姥姥带着孙子都在下面站着了,王熙凤还端坐着“怎么还不请进来?”眼睛只抬眼望向平儿手里举着的茶盘,抬手要茶。

余光扫到了下面的刘姥姥,正式四目相对。这才忙欲起身、尤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就这么几个动作,把傲慢和轻怠表现得淋漓尽致。

凤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灵人儿,关着门和贾琏在里间屋说话,外面平儿和旺儿媳妇说话她都能听得到,更何况两个大活人站在自己屋里了。忙欲起身,尤未起身。就是做了个抬抬屁股要迎接的假动作而已

寒暄了没几句话,打发人去问问王夫人的意思,王夫人口信,说今天没空,让王熙凤陪着也是一样的。这态度已经很明显告诉王熙凤了,我不见,你自己安排吧,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得到了王夫人的指示,凤姐就好办事了,先是哭穷,接着就是打发了二十两银子,不算多,但也绝不少,不失贾府的面子,最后来了一句,天也晚了,不虚留你们了,而这时候才上午11点。凤姐就这样干脆利落的打发了刘姥姥。

想来这一套,是大户人家的标准流程:傲慢客套虚伪嫌弃,但是又不失礼数,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让穷亲戚尴尬而窘迫,大约也是刻意的:免得动不动就开口求人。当年王夫人对刘姥姥大约也是如此,所以刘姥姥评价:他们家二小姐着实会响快会做人。

对凤姐来说,这种小事情根本不值一提,让她没想到的是,刘姥姥居然又来了,还扛了一大袋子的瓜果菜蔬。贾府帮过人的多了,想到还情的人,大约就刘姥姥一个人吧,薛家住在贾府多年,不也就嘴上说了一句,早知道老太太兴致这么高,我就请客了吗?

因为扛了这么多东西,刘姥姥来晚了,又遇上螃蟹宴,凤姐忙着陪老太太,等得空回凤姐时,天色也不早了,凤姐心里是有些感动的,难为这么大年纪扛这么多东西,天晚了,就留下来住一晚吧。

但是这种感动也就一闪念,真让刘姥姥交上好运的是,是贾母想找个有年纪的人聊聊天说说话。代沟这东西,人人都有,贾府上下都拍老祖宗的马屁,可是凤姐是个年轻晚辈,有点年纪的邢王夫人,老太太又瞧不上,小姑娘们的活动只能看看当旁观者的份,一句老废物,虽是开玩笑,多少也是实话。

刘姥姥是个饱经风霜的人精,如果真是这副嘴脸见不得人的样子见贾母,第二天一大早就可能被打发回家了,不可能参加大观园的宴会,也就没有那么丰厚的收获了。大户人家的习惯都是早睡早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刘姥姥靠什么抓住了贾母的心呢?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行为举止是很失败的,头次上贾府这样的人家,又是打秋风,胆怯,难免放不开,居然当着凤姐面说出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样不合适的话来。第二次来贾府,刘姥姥是来作客,明显做足了功课:

刘姥姥见到贾母第一句就是,老寿星好,接着又是我们是受苦的命,老太太是享福的命,把贾母奉承得舒舒服服,接着,她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信佛的老太太,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你这么虔心,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老太太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 的什么儿似的。后起间,真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长得粉团儿似的,聪明 伶俐的了不得呢。这些神佛是有的不是!这个故事不就是贾母王夫人的事情吗?贾珠早夭,宝玉含玉而生,这样大的事情自然尽人皆知,刘姥姥编个这样的故事,立刻就打动了贾母王夫人。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有个小姑娘,雪下抽柴火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没有什么稀罕,但是恰恰在讲到柴火,贾府的马棚就失火,谜之灵验。这个意外不仅证明了刘姥姥说的:神佛有的是,另一方面,更像是上天借刘姥姥给贾府的一个警示。

所以刘姥姥离开贾府时,无论是贾母王夫人都给丰厚的馈赠。比起来,凤姐的八两银子不值一提,可是为什么只有凤姐积了阴德呢?因为只有凤姐,说过大远的,难为他扛了些东西来,没有任何杂念的善意和仁慈,这份阴德最终回报在她的女儿身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