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否設計而來?反對達爾文觀點,要從一隻企鵝說起

1987年,這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天。

美國最高法院受理了一個不尋常的案子,案子很奇怪,是真理還是悖論?甚至連法官都捉摸不透,委屈的法官只能直截了當的說:“請你用非常簡單的語言談談你對它的理解好嗎?它會教些什麼呢?”

這裏的“它”代指什麼?相信大家也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其實問題的根本指向還是達爾文的觀點(達爾文都死了這麼長時間了,沒想到他的觀點歷久旎新,偉人就是偉人啊!),在達爾文的觀點中,生命是由進化而來,無論生命是簡單,還是複雜,任何生命都擺脫不了進化的機制。但這個觀點又無法解釋生命的源頭,科學家們對“生命由何處而來”也各執一詞,誰都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去真正意義上的論證自己的觀點。

於是,更加巧妙,更加富有神學色彩的“它”就漸漸地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它”就是智能設計論,在此論調中,生命的產生是極其複雜的,也是令人敬畏的,認可此論調的科學家認爲,生命不可能通過進化而來,生命完全由造物者設計而來,小到細胞的鞭毛,大至男人女人,無一例外都出自這位造物者之手。

過去的人把這位造物者命名爲“上帝”,現在的人則命名其爲“高等級生命”,其實智能設計論這個觀點倒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電影名爲《普羅米修斯》,對於生命的由來,該片給出了一個新穎的思路:一羣外星人乘坐飛船光顧沒有生命的地球,然後其中一人喝下了神祕的藥水,隨後身體分裂,細胞組織DNA都化作了一灘黑水流入了湍急的河水中。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智能設計論的觀點。

爲了進一步證明智能設計論的正確性,不少人還拋出了一些別出心裁的新觀點,有人認爲南極大陸環境惡劣,脆弱的企鵝卻能在這裏生活繁衍,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尤其是企鵝們所具備的一些道德規範更是與人類現代的一些理念不謀而合,比如反芻食物,一夫一妻等,都值得人類社會大加讚揚,學習提倡,尤其是企鵝們在零下幾十度的冰天雪地裏成功的孵化了自己的後代,這都是“智能設計論”最強有力的證明。

是啊!如果生命不是由設計而來,那麼什麼樣的生命才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將自己的蛋保護好,溫暖好呢?企鵝在孵蛋時,通常情況下和雞一樣將蛋固定在自己的雙足下,用身體將其包裹中,讓弱不禁風的生命緊貼自己溫暖的身軀。倘若企鵝蛋暴露在寒風中,哪怕只是短短几秒鐘,企鵝蛋都會因此凍得裂開了。但也正因此,智能設計論才更讓人懷疑,若企鵝是設計而來,爲何不設計得更完美一點,小企鵝在母體內發育豈不是更好?更何況企鵝的一夫一妻制也是階段性,季度性的,今年我倆搭夥過日子,到了明年那可就說不定了!

如此說來,1987年還真是不尋常的一天。

文章開頭所說的案子,便由此而來,這些美國人想在學校加入智能設計論,反對達爾文的觀點,法官正在仔細斟酌這些人的做法是不是合理?最後的結果是美國法院裁定,禁止在公立學校加入“創世論”的內容,由此可見,連美國人都不信的智能設計論,我們幹嘛還要趨之若鶩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