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都经常听说过《人间失格》这本书,身边很多朋友也是非常推崇这本书。

趁着这段时间的空档,终于把这本传说中的书看完。

初看之下,真的非常难以理解这样一本短篇小说,能够被那么多的人推崇备至。甚至这本书读起来就非常的晦涩。读者的感觉就是一个神经病人的破碎,凌乱的独白,缺乏故事的逻辑,以及引人思考的哲理性。

可是放下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却总是有一种无法述说的感觉弥漫。我的内心充满着无数的不理解,明明这样一个痛苦的人,却有着无数前赴后继的女子的喜欢;明明周围的人的行为总是无法被读懂。

同样,叶藏这个男人的内心是如此的空虚孤独,渴望死亡,他的身上似乎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本能,活着对他来说好像就是一种无比大的折磨。但是身边的人却渴望着帮助他,甚至拯救他,甚至还有愿意和他一起去赴死的人。

尽管第一次和他一起赴死的女子去世了,而叶藏活了下来,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活着而感觉庆幸,也不因为有了再次拥抱生活而感觉幸福。他变得更加胆怯,更加无法面对活着。

原来他的内心一直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无法定位自己,他没有真实的感觉,但是他无比渴望找寻到这种真实感,让他确认自己的存在。之所以他的真实感如此匮乏,还是源于他的成长背景和个人经历。

叶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和哥哥姐姐原本都有着巨大的年龄差距,实际上她出书的时候,哥哥姐姐都已经长大成人,而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对于他的照料也是非常疏忽的。对于幼小而孱弱的他来说,处于长期被家庭成员忽视的境遇中。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忽视才是最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同于虐待,至少虐待还有连结,还有互动,还可以在这种互动中确认到自己的存在。至少通过疼痛来感觉到活着的感觉,。

而被忽视的孩子,连这种互动都没有,他就是一颗随风而逝的浮萍,无依无靠。而这种被忽视,漂浮的状态,缺乏现实感。在最开始这个孩子的真实性就被这个家庭剥夺了。家人的忽视奠定了他不真实的接触,那么周围人的处事态度让他更加不真实。当看到成年人的两面性(虚伪),作为孩子的他感觉更加困惑。父亲的朋友们当着父亲的面称赞不已,而私底下却说着各种难听的话,照顾他的女佣兢兢业业地照顾着他,而实际上却干着侵犯他的勾当。成年人这种虚与委蛇的行为,他是无法读懂的。当然更没有人愿意去帮助这个困惑的孩子,因为他本就是被忽视的孩子。

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对自己生而为人的探索,他依然在踽踽独行地探索着。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他在学校的时候,尽管成绩很好,很大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喜欢。但是却不能用真实的一面去和同学相处,而是用各种出丑的方式来维系着同学的关系,如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用一种滑稽可笑的方式来获得关系的维系。因为这是他们习得的关系维系的方式呀。叶藏也有次烦恼,他努力搞笑,但却胆战心惊,害怕别人发现他真实的一面。

当真的有人拆穿他的把戏的时候,他不是松一口气,原来有人愿意走近我,了解我。而是陷入到深深地恐慌着,他发现了,他发现了。

做真实的自己都是如此丢脸,羞耻的事。

他努力走上了探寻真实自己的道路。他并没有按照父母和家族的期许,升学工作,而是干着阳奉阴违的事,假装上学实际上去学画画,甚至邀约妓女自杀。可是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人读懂他内心的苦楚,家人和他断绝了关系,他只能寄宿在八杆子都扯不上关系的人家。

他有着混乱的性关系,也过着以酒为生的生活。因为这些可以让他忘记自己是谁的烦恼,也压制住去探索真实感觉的冲动。同样,性的激情,酒的麻醉,让他可以感受到一点点那么真实的感觉。

可是,他内心的不真实感这个洞太大,这么一点点真实感完全是杯水车薪。他依然感觉到空虚,无助,他不得不发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有的人庸庸碌碌一生,至少还能够享受生而为人的快乐。但对于有的人来说,生而为人都感觉很抱歉,这是多么的悲哀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