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之一的中芯国际,按下了回归A股的快进键。6月1日,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在其长达921页的招股说明书里,中芯国际表示将发行不超过16.8亿股票,募集资金200亿元。若成功发行,中芯国际将成为科创板有史以来的“募资之王”。

全球产业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作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巨无霸,中芯国际回归A股,享受到掌声一片。在这背后,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中芯国际又有何过人之处?

中芯国际回A股有何意义?

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正火速回归A股。6月1日,中芯国际公开科创板IPO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中芯国际计划融资200亿元。其中80亿元用于上海的12英寸芯片SN1项目。这个项目是中芯国际14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研发和量产的主要承载平台,14纳米目前是中芯国际的最先进制程。

毫无疑问,集成电路产业线前期投资巨大,中芯国际所处的晶圆代工,又是产业链中最难攻克的环节。正因如此,资本市场的鼎力相助十分关键。已经在港股市场上市的中芯国际,回归A股市场,无疑拓宽了融资渠道。也就是说,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集成电路需要金融支持,中芯国际需要资本市场加持。

一直以来,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集成电路都被成为“现代工业的粮食”,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砝码。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断发展。

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环境波诡云谲的背景下,中芯国际以国内集成电路巨无霸的身份登陆科创板,也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

在A股市场,半导体一直不算主流标配,今年以来的半导体行情,也多数概念炒作。作为行业巨头,中芯国际的回归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一方面彰显出A股市场大力发展半导体的决心;另一方面有助于中芯国际带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国产化水平。

正因如此,有评论认为,中芯国际回归A股具有示范效应,带动港股优质芯片企业回流或上市融资。作为航母级芯片企业,中芯国际回归后将成为集成电路等科技类股一个重要的锚,就行业景气度、估值定价等方面都有了重要参照。

中芯国际值多少钱?

6月1日,受回A等利好因素影响,中芯国际股价大涨7.96%,总市值逼近千亿港元大关。6月2日,中芯国际股价继续上涨2.86%,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资本市场看好的背后,中芯国际确实有硬核科技。据招股书披露,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当之无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霸主。2018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榜上,中芯国际以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位,仅次于台积电、格罗方德、联华电子。在中国市场,中芯国际占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的18%,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

这样的江湖地位,让中芯国际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增长。2017年到2019年,中芯国际营收分别为213.9亿元、230.17亿元、220.1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5亿元、7.47亿元、17.94亿元。

这样的江湖地位,得益于公司高昂的研发投入。2019年,中芯国际研发费用高达47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22%。这一占比远高于台积电和联华电子的研发投入占比。有投入才有产出。截至2019年底,中芯国际主要专利共8122件,其中境内专利6527件,境外专利1595件。

这样的中芯国际,回到A股市场之后,又该值多少钱呢?

目前,港股上市的中芯国际,市值不足千亿元。对于中芯国际的估值,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将高于港股。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A股估值高于港股,而科创板估值又高于整个A股市场,作为芯片巨头,中芯国际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

2019年,中芯国际实现净利润17.94亿元,目前科创板芯片股估值都在100倍以上,以PE粗略估计,上市之后,中芯国际市值至少应在1800亿元以上。

无论如何,中芯国际的回归,使A股市场具备了晶圆代工领域的真正核心资产。此前,资金迫不得已关注集成电路领域核心资产的“影子股”。如今,真正的核心资产来了,其也必然得到A股市场的追捧。这一点,A股市场的投资者已经做好准备了。就在中芯国际宣布回归的第二天,A股市场科创板集成电路板块就掀起了涨停潮。这,或许只是个预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