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18日,解放军边防部队奉命发起西山口-邦迪拉作战,经过两天的战斗,印军防御体系被彻底瓦解,解放军参战部队相继攻占西山口、申隔宗、略马东、米龙岗等地,印军大部被歼,一部分四散奔逃,解放军参战部队奉命乘胜追击,积极寻歼敌军,不断扩大战果。

11月19日,步兵33团2营沿小路向南急进,不断追赶南逃之敌,当日晚23时许,尖兵在比里山口西北侧俘虏一名印度溃兵,经过连夜审问得知,此人是印军的一名厨师,随部队向比里山口东南约6公里之查库兵站逃跑,据说那里可能有印军的援兵。

2营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趁敌疲劳、麻痹大意、立足未稳时马上采取行动,发动夜袭一举端掉查库兵站的敌军。

然而,此时33团2营已经连续作战4昼夜,累计休息时间不足10小时,战士们饿了一直以炒面充饥,渴了只能以冷水解渴,在此期间他们经历大小战斗5次,已经极度疲劳,在占领邦迪拉后,又连续追击敌人19个小时,根本没有机会休息,这样的队伍还能继续战斗,并取得胜利吗?

2营当即决定一面派人到查库抵近侦察,摸清敌人的情况,一面做战前动员。经过简短的动员,2营指战员战斗热情高涨,求战意识强烈,纷纷要求立即出发,主动出击,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这时,侦察员也带回了查库兵站的情报。

查库位于比里山口以南约6公里的一条山梁的鞍部,山梁很窄,两旁坡徒谷深,有房屋10余栋,经侦察发现印军在山梁上只构筑了一些简易工事,将主要兵器配置在查库东北侧高地及其附近,火力均指向鹰窠山方向,而对于2营所在的比里山口方警戒则很疏忽。

2营当即以5连、营部、4连、机炮连、6连的顺序向查库急进,经4小时强行军于20时5时许进至查库附近,并成功利用夜暗接近查库西北角建筑物附近,不过在试图捕捉印军哨兵时暴露了目标,2营随即展开进攻,当场击毙印军9人。

枪声惊动了查库的印军,东北角的印军随即开火,一时间机枪声响成一片,迫击炮不断向2营的方向发射。5连率先向印军发起进攻,营部率4连紧随其后,5连3排长命令7班长呼云碧从右侧穿插,向敌纵深突击,来个中心开火。呼云碧立刻率8名战士组成突击队,闯过敌轻、重机枪的封锁,冲锋枪一路猛扫、手榴弹四处开花,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200多名敌军和一辆坦克居然在他们的冲击下,掉头就跑。

呼云碧率领8名勇士猛冲猛打,炸毁印军多辆汽车堵塞了公路,随后集中火力击毙印军8人,其余印军要么躲到车下顽抗,要么向森林逃跑,呼云碧率众一举消灭了顽抗之敌。以8人向200多人发起冲锋,而且还消灭敌人大部,不得不说呼云碧和战士们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呼云碧战后荣立一等功。

5连突入查库后,5连长任玉宽命令1排消灭印军火力点,随后率5连主力沿公路追击敌人,途中他遭遇两名印军,双方展开激烈肉搏,搏斗中任玉宽连长击毙一人,却被另一名印军的刺刀刺入胸膛,他强忍疼痛,将这名印军击毙,自己则光荣牺牲。

5连堵住沿公路南逃的敌人后,2营当即命令4连投入战斗,5连和4连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印军发动了总攻,连续消灭印军17个火力点,成功歼灭该敌。

战后得知,查库之敌为印军第67旅第8廓尔喀联队6营,该部奉命向邦迪拉增援,19日得知前线查谟-克什米尔联队3营已被中国军队歼灭,遂调头沿公路南逃,当晚宿于查库兵站,他们判断中国军队有可能会沿公路追击,因此将全部火力指向了东北方,未曾想中国军队却突然出现在比里山口方向。

此战,33团2营与敌激战不到2小时,歼灭印军221人,击毁坦克1辆,汽车7台,缴获坦克1辆,汽车75台,枪支、火炮、弹药一批。2营伤亡27人,其中包括5连长任玉宽和另外两名排长,战士9名,敌我双方伤亡比为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