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買菜”真的是一個難題。

平常很方便的小超市、生鮮店、水果店、菜市場,絕大多數都關門了。想買東西只有去大超市,人太多、扎堆聚集,結賬能排幾個小時。況且現在很多小區都封閉了,每家只能隔天出去一個人,想多買點啥還真不太方便。

特殊時期,超市的供應也不能同往日相比。一二線大城市還好一點,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鄉鎮,超市貨品受到的影響不小。不少網友戲稱,以前看都不看的蘿蔔白菜,現在都覺得是人間美味。

城裏人在抱怨買不到菜,農村人卻在煩惱賣不出菜。因爲疫情的防控需要,很多地方都封鎖了道路,外地人進不了村子,農村的瓜果蔬菜沒人收購,也沒人運送進城。

“洋蔥絕不能像去年的番茄一樣爛在地裏了。”在雲南建水縣的紫皮洋蔥種植基地,農民商家們欲哭無淚。線下大型批發市場關停,原來前來收貨的客商“毫無意外”沒有出現,農戶們都很着急。

線下市場一潭死水,農民們只有將希望寄託於線上,結果卻讓他們看到希望。近日,拼多多推出“抗疫農貨”專區,覆蓋全國近400個農產區包括2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推出5億專項補貼主要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建水的洋蔥商家們也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獲得了拼多多專區首頁的流量扶持,“抗疫農貨”活動第一天直播了2個小時,就賣出了1萬斤洋蔥,這樣的成績讓農民們想都不敢想。

像建水洋蔥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海南澄邁縣的橋頭鎮,被稱爲“富硒之鄉”,當地的地瓜甜度高口感好,從不愁賣,以前春節期間每天可以賣200噸。但是今年因爲疫情銷路大跌,最好的一天也才賣了300多公斤。

拼多多“抗疫農貨”上線後,橋頭富硒地瓜也參加了活動,第一天就賣了2000多單,短短三天時間就銷售了8.6噸。

此外,還有云南楚雄的無花果、河北邯鄲的西蘭花、廣西的百香果、甘肅的人蔘果、山東的水果蘿蔔等全國各地的瓜果蔬菜,都通過拼多多大大緩解了滯銷的壓力。

實際上從1月以來,拼多多上的食品生鮮消費需求就持續旺盛,水果訂單同比增幅超過120%,米麪糧油、肉禽蛋類和新鮮蔬菜的訂單量,則均上漲超140%。

農民的農貨不愁賣了,城裏人也能喫上新鮮的果蔬,特殊時期,拼多多成了抗疫前線和田間農民的管道,給大家的“宅生活”帶來了很大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