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今年收購商的卡車是不會來了!”春節期間,湖北秭歸當地的果農,經常唸叨着這句話。

疫情之下,道路阻斷,傳統的線下銷售渠道陷入停擺,不少農民陷入了困境,而湖北農民更是雪上加霜。

湖北秭歸,作爲湖北天然的“水果保鮮庫”,三峽庫區蓄水後,周圍溫度降低,形成一個天然的冰箱,這裏一年四季都產橙子,秭歸當地的農民大多以種臍橙爲生。

產了6萬噸的臍橙,結果到現在只賣出了一半,眼看大量的秭歸臍橙就要爛在樹上,秭歸副縣長宋俊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的一個舉動,重新燃起了果農的希望。

3月15日下午3點,宋俊華走進拼多多的直播間,從如何選好果,到臍橙的生產過程,這位副縣長儼然成了一位教網課的講師,屏幕前的百萬網友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你方唱罷我登場!副縣長一下場,“柑橘院士”鄧秀新一秒都不肯放過,直接登臺。果然,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鄧院士更多的還是從技術方面來打消所有消費者的疑慮。

“水果沒長腿,不會傳染人!” 鄧院士第一句話就解決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他強調,果蔬不可能與人傳染,不要對湖北水果有歧視。身體健康的人才能進果園,只要大家戴好口罩、勤洗手,就不會有問題。

數據顯示,這場直播共吸引了125萬網友的圍觀,6萬斤柑橘一放出來就被一搶而空。“終於有個湖北發貨的了!”被困武漢一個多月的吳小姐,感嘆還是第一次通過網購買到便宜好喫的水果。

值得一提的是,從2月10日開始,拼多多成立“抗疫農貨”專區,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的電商助農新模式。各地市長、縣長紛紛化身拼多多主播,成績斐然。

截至3月13日中午12點,“抗疫農貨”專區售出滯銷農產品總計超過1.82億斤。隨着秭歸等湖北部分區域有序局部復工,拼多多銷售出來自湖北的滯銷農產品近240萬斤。

更可喜的是,隨着大量滯銷農貨開始走線上,果農的損失會大大降低。這就是互聯網的魅力,不僅幫助了秭歸當地的5萬果農,更是爲6000萬湖北人帶來一絲甜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