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玄宗李隆基,除了政治上的開元盛世之外,提到身邊的女人,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想到的就是楊貴妃楊玉環。

楊玉環這個女人可謂是唐玄宗歷史上最後一個專寵的女人,《古今宮闈祕記》卷三)中有這樣的記載: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足見唐玄宗對楊玉環的寵幸之濃。

殊不知楊玉環的第一任夫君並非唐玄宗李隆基,而是李隆基欽賜的一樁婚姻,將楊玉環封給了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作爲壽王妃。

而楊玉環後來進宮成爲楊貴妃,就要提到唐玄宗前半生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了。

在武惠妃之前,其實中國歷史上並沒有惠妃這一封號,而是因爲唐玄宗無法升武惠妃爲皇后,才欽定了惠妃這麼一個封號,可見當時武惠妃的受寵程度。武惠妃是壽王李瑁的生母,當年楊玉環封給李瑁作壽王妃也是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唐玄宗才下旨封楊玉環爲壽王妃。

武惠妃本來是武周時期恆安王武攸止的女兒,也就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周王朝垮臺之後,武惠妃就變成了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宮女。

雖然她沒有繼承到武則天的手段,卻繼承了武則天的另一優點——美貌,在她妙齡之時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所以唐玄宗很快就在一衆宮女中發現了她的存在,並納她爲才人。

又因爲武惠妃性格乖巧,很會察言觀色,利用自己的美麗和魅力資本,很快就將王皇后比了下去,獲得了專房專寵的榮耀,並一連生下了四男三女七個孩子,直到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唐玄宗悲痛欲絕,衆大臣們舉國尋找絕色女人,這個女人就是江採萍。

江採萍是出生在福建的一個普通文人家庭,父親自小教她習文斷字,9歲就能背誦詩詞,15歲就能寫出相當文辭優雅的佳作, 曾有“蕭蘭”、“梨園”、“梅亭”、“叢桂”、“鳳笛”、“破杯”、“剪刀”、“綺窗”等八篇賦文,在當地廣爲人們傳誦和稱道。

除了文采斐然,江採萍琴棋書畫也是無所不通,小小年紀就能吹笛起舞,這樣才貌雙全的絕世美女被送到了唐玄宗跟前,對於剛剛經歷過喪妃之痛的唐玄宗來說,當真是解除憂傷的一劑靈藥,藥到病除。

江採萍從小喜歡梅花,唐玄宗就在她所居住的地方種滿梅花,並封她爲“梅妃”,專寵近10年之久,一直到楊玉環的出現,也就是745年,江採萍才漸漸失寵。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倉促逃跑,被遺忘的江採萍一身白布裹身,落井而亡。

楊玉環又是怎麼從壽王妃變成貴妃的呢?這就要從楊玉環的婆婆,也就是武惠妃逝世之後唐玄宗鬱鬱寡歡的時候說起了。

當時朝臣們找到的絕色女人不止江採萍一個,還有一個就是楊玉環,但因爲楊玉環當時是壽王妃,如果貿然將自己的兒媳婦作爲嬪妃納入後宮,皇家顏面不保,於是衆人就想出了一個計策——以爲唐玄宗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將楊玉環變成了女道士。直到745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爲壽王妃後,楊玉環正式脫離了壽王妃的身份,變成了唐玄宗的女人楊貴妃。

當時她每次駕馬,都是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這一榮耀是連江採萍和武惠妃二人都沒享受過的。光是唐玄宗安排伺候楊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之多。

而後安史之亂,唐玄宗也只帶了她一人逃出長安,只可惜最後死得蹊蹺,光是死因推斷也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