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孫以聰報道:6月15日上午,南昌市東湖區豫章街道聆江花園二期小區及沿江花園小區迎來了一次“脫胎換骨”,兩處小區內的428戶、1500餘人成爲南昌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的首批覆蓋者,從此邁入扔垃圾“智能處理”、“分類有獎”、“密閉無臭”的新時代,爲提升人居環境樹立了第一塊樣板。

垃圾分類運行啓動儀式現場

當天上午,南昌市城管局、東湖區政府、東湖區城市管理局、小區物業、居民代表等200餘人參與了聆江花園二期小區的垃圾分類運行啓動儀式。

智能垃圾回收機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內新設置了分類垃圾亭、智能垃圾回收機、大件垃圾暫存點、錯時投遞點等各類配套設施,由街辦、企業聘用的督導員進行管理。垃圾一經投入,即會自動識別是否合類,並被密閉存放,即便站在垃圾投入口附近,也毫無髒臭痕跡。

據瞭解,南昌市建立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共分爲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理四大環節。通過微博、微信平臺、APP等溝通宣傳渠道,將居民、企業、政府緊密聯繫起來,打造了“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的良好局面。

督導員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記者瞭解到,居民投放垃圾不僅有督導員協助分類,還能獲得積分,用以兌換垃圾袋和“環保金獎勵”,大大激勵了居民的分類熱情,獲得了居民的有力支持。投放的垃圾在經過督導員二次檢查分類後,將經由分類垃圾運輸車轉運,按照回收利用、無害處理、焚燒發電等不同途徑,實現最高效率的環保處理,打造回收利用綠色循環體系。

南昌市城管局總工程師吳軍表示,過去,垃圾問題是髒點難點;如今,垃圾問題正成爲南昌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大特點亮點;未來,南昌市將以試點小區爲起點,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爲“城市建管十大提升”整治行動添翼增彩,讓英雄城分出“綠水青山”,讓老百姓分出“金山銀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