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的風潮在如今愈演愈烈,自明尼阿波利斯的暴亂誘發波及全美的大騷亂,從紐約到洛杉磯,從丹佛到里士滿,全美五十州暴徒四起,烽火遍地。

如果暴徒的搶劫還可以被指責爲“不是黑人的同盟”的話,那麼西雅圖抗議者的劃地自治,則無疑也張示了和平抗議者也並非是易與之輩。

隨着西雅圖和華盛頓州當局的反應遲緩,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抗議者也正準備進行效仿。

而西雅圖“國會山自治區”的一個典型標誌,就是佔領了警察局,完全驅逐了警察和市政官員。

那麼,美國城市真的可以沒有警察嗎?

2010年,美國城市卡姆登陷入了危險的境地中,這座在當時只擁有7.7萬人的城市已經成爲了全美最危險的城市。

這座城市曾是美國的製造業中心之一,但就像美國東北的“鏽帶”一樣,這座城市也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敗落下來。

卡姆登全市擁有三千多座廢棄建築以及175個建立在“殘骸城市”上的露天毒品交易市場。

人口大量失業,無數毒販和癮君子來此交易毒品,這讓卡姆登的治安極速惡化。

但困擾市政當局的是,由於不良的經濟結構導致治安惡化,但經濟下滑又影響了市政稅收,迫使市政府只能削減預算,減少警員,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2011年,卡姆登的赤字高達1400萬美金,爲了平衡財政,市政當局解僱了一半受市府財政支持的警員,這導致卡姆登的局勢進一步惡化——搶劫、偷竊的案件增長了65%。

警務系統面對高漲的犯罪束手無策,以至於這座城市的市民們提前習慣了加州公民的生活——如果損失不夠大,就不要報警了。

反正也沒人管。

而在犯罪率大大增加之外,則是對警察濫用武力的投訴大爲增加。

面對卡姆登的危局,以及新澤西州其他的市縣的問題,州長克里斯蒂支持了當時卡姆登市長達娜的治安改革計劃,並提供了自己的建議。

因此卡姆登解散了當時的警察局,所有警員都被除名。

卡姆登完全重組了治安架構,而在改革之後,卡姆登的治安頓時大爲好轉,如今更是美國智庫選爲“治安改革模板七城”之一。

奧巴馬稱讚這座城市爲“國家改革的承諾象徵”——州市的聯動改革讓這座城市的生活變得美好。

卡姆登解散警察局的治安改革成果,成爲了如今“弗洛伊德風潮”下的抗議者手中的政治大旗。

你看,美國可以沒有警察。

但卡姆登真的沒有警察嗎?

卡姆登的治安改革,其實是在解散舊式的、權力分散的警務系統上,然後重新構架了一個基於縣政府領導的警務系統,既警權中心化。

縣下的城鎮以加盟的形式,分享這一警務系統,而不再獨立設置警局系統。

簡而言之,卡姆登的治安改革不是去警察化,而是警務系統的架構改革,在基層上完成了權力的統合,大爲增強了政府系統對警察工會的談判能力——事實上,新成立的卡姆登警務系統裏,工會的影響力幾乎爲0,這使得卡姆登用原先幾乎一半的警務預算,卻僱傭了2011年警察裁員前的警員數量。

美國工會原先是民主黨的鐵桿支持者,不過隨着十年來,兩者矛盾的加劇,使得工會成爲了特朗普的擁躉——特朗普能夠贏得2016年也跟美國工會的大量倒戈有關。

但哪怕是西雅圖的無政府自由主義者的烏托邦“國會山自治區”也並非是一個真正“無警察”的地方。

武裝警衛在這六個街區驅逐了警察,但同時也替代了警察。

西雅圖警員就警告稱:“有傳言‘國會山自治區’裏有人向中小商店業主和企業勒索保護費。”

“國會山自治區”成立之後,當地市民撥打911報警電話的次數增加了兩倍,向警察呼救的聲音越來越多,可由於抗議者和武裝警衛在“自治區”設立了柵欄和檢查站,由於缺少州市民主黨當局的強力支持,西雅圖警察並不能響應當地市民的呼救。

- END -

記得關注、轉發、評論、點贊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