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演員這個職業來說,有的固然是光鮮亮麗,飾演的角色被觀衆所熟知,比如說陳道明、張國強、陳寶國、李雪健等人,他們造就了很多人的青春;除了演技派還有流量派(此處自己腦補)。

除了這些人之外,要想創造一個影視作品,還需要很多的演員,但正是這些很重要的,創作電影電視劇不可缺少的演員們,也是寂寂無名的。他們的處境就像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中的形象那樣。

同時還有很多實力派,但是在演藝道路上一直不溫不火,甚至不被提及。王德順曾經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可能無法想象,現在的王德順已經84歲了,在很多人看來,原本應該在家養老的年紀,王德順卻出來拼搏,讓很多高考學子都不得不汗顏。

在王德順出生之時,還是民國,在人生的前二十年,他度過了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時期,但是在他24歲那年,他走上了他能夠爲之拼搏終身的職業道路,那便是表演。

話劇的學習王德順整整花了十年時間,之後在長春話劇院又花了十年時間學習表演。

說句公道話,演員這個行業在很多時候真需要天賦,但是天賦也不能當飯喫,真正的表演藝術是需要花大時間來學習和研究的,當經驗和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那時便是真正的厚積薄發。

1985年,已經49歲的林德祿學習了二十多年表演,終於迎來了他的光輝時刻,那一年他有兩件對他的人生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一件是參加了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召開的國際布萊希特體系研討會,並表演造型啞劇《人與蛇》。

另一件便是王德順創造了“造型啞劇”這一世界上唯一的啞劇種類。

兩年後,文化部派遣王德順前往德國第十一屆國際啞劇節,將中國的啞劇推向了世界,可此時他已經51歲了。

王德順並沒有停止他前進的步伐,1994年,王德順所創造的“造型啞劇”成爲上海國際啞劇節唯一的中國的啞劇專場。他的藝術創造也成功被載入了《圖片中國百年史》,與衆多名人大家並列。

可雖然王德祿創造的成就斐然,而且藝術形象被載入史冊,但是在社會上卻是不溫不火,畢竟啞劇只是一個小衆的藝術,並不能引起大多數人的關注。

當王德祿在啞劇領域創造出驚人成就時,他卻選擇了重新開始,他開始了影視劇表演。雖然話劇和影視劇表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畢竟是不同的媒介和展現方式,所有要想將兩者融會貫通,還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2001年,王德順參演馬精武和靳德茂執導電視劇《皇朝太醫》,在裏面飾演農金匱。這算是王德順在熒幕上的處女作,之後的王德祿在影視領域開始了耕耘。

先後出演《少年張三丰》、《福星高照豬八戒》、《闖關東》、《功夫之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這些影視劇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卻很難發現王德順在其中有過角色。確實王德順幾乎在所有影視劇中所飾演的都是些小人物,比如說《福星高照豬八戒》中的護國公、《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瞎子淩,連自己的一個正經名字都沒有。

所以王德順還是很難進入公衆視野。直到在2015年和鹿晗合作了第一部影片,同時也是鹿晗在大熒幕上的處女作《重返二十歲》。

王德順在其中是一個配角叫李大海,但戲份卻很重要,其實在這一年王德順還參演了令外兩部電影,分別是《煎餅俠》和《軒轅大帝》,但是也都還是小角色。

最終《重返二十歲》憑藉着鹿晗的頂級流量拿下了3.65億元的票房,王德順也被觀衆真正認識。

同時這一年王德順還參加了另外一個活動,在北京舉行的國際時裝週,王德順穿着秋冬時裝花綠棉襖走T臺驚呆衆人,加上電影的熱度,79歲的王德順才被大衆所熟知。

其實人生有很多事並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我們所要做的便是一直跑,一直積累,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放手一搏,畢竟無論歲數多大,我們都應不斷前行,比如說王德順,比如說鍾南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