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前蘇聯還是現在的俄國,它們在芯片技術方面的水平發展都比較落後。在集成電路開始興起的時候,蘇聯並不看好這種技術,於是繼續研究小型的電子管技術,從此就錯過了芯片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電子工業方面被美國超越了。而蘇聯的解體更是讓俄國的電子製造業實力大幅下降,由於經濟方面的壓力,俄國後來雖然有心要發展電子工業技術,但成效並不怎麼樣,大部分的電子元件還是要從別的國家採購。特別是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以後,西方國家開始對俄國進行制裁,這也就更加限制了俄國在芯片領域的發展。

隨着芯片在軍事上的應用逐漸加大,許多人認爲失去了芯片優勢的俄國在武器研製方面應該會受到限制。可是從近幾年俄國研發的新型武器裝備來看,這種情況似乎並沒有發生,俄國還是陸續有新的先進武器誕生,有些裝備的技術即使在美國看來也是具備很大的威脅性的。其實,俄國雖然在芯片研製方面沒有什麼建樹,但是他們在其他領域發展地比較好。

的確,軍用芯片是先進戰略武器的重要裝備,可以說是決定武器戰鬥力的核心產品。在現代戰爭中,大多高性能的導彈武器通常都需要高級芯片的輔助。通俗地講,芯片就是一塊集成電路,高級芯片則是集成化更高的芯片,而軍用的芯片通常都比較小,但是其內部結構十分複雜,功能十分強大,對於技術的要求很高,比如美製的五代戰機F35,它就是一款聚集了現代信息化技術於一身的戰機,它的電子戰系統基本達到了專業的電子戰機水平。據悉,如果要是發生了戰爭,F35可以和所有的美軍武器進行信息共享,飛行員將能夠對整個戰場的作戰情況進行了解,這將大大增強美軍的作戰效率。雖然在高級芯片領域,美國要比俄國先進很多,但是軍用武器的發展並不一定就必須依靠芯片的信息化能力,蘇聯當初選擇研究小型的電子管,就是從軍用芯片的穩定性來考慮的。

俄國的研發人員在設計武器的時候比較注重的是整體的系統性能,其內部的零部件可能沒有那麼先進,但是在穩定性方面一定要是領先的,比如蘇57戰機,雖然和F35相比,它的隱身和航電水平都不怎麼樣,但是由於配備了矢量發動機,它的機動性能特別好,而且武器裝備方面也是具有優勢的,所以這款五代機的綜合性能也是世界級的。俄製的武器從外表上可能會有點笨重,但是它的可靠性優異,並沒有一味地追求設備的先進,而是着重在綜合實力上,這種研發理念很值得我國借鑑。

其次,俄國在創新方面,並沒有跟隨美國的芯片發展趨勢,而是選擇了一條自主創新道路。俄國充分地利用了自己在發動機、微波電路、慣性制導等多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模擬電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數字芯片的落後,比如俄國的S300型導彈系統,它並沒有裝備芯片,而是採用了集成電路和中頻積累電路以及模擬濾波器的搭配,並且它創新地採用了X波段雷達,其探測性能有所提升。然後到了S400型導彈,俄方也是加入了許多自研的先進技術,這款導彈的雷達使用了激晶體振盪器作爲中頻的信號積累,在原來的模擬電路上進行改進,該裝置的體積雖然比芯片要大一些,但是基本可以替代FFT電路的功能,因此S400導彈雖然沒有高端芯片的幫助,但還是可以擁有很強的作戰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