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假期的時候觀看了電影《利刃出鞘》,雖然影片在去年就已經上映,但這應該是近期觀看的爲數不多的可以評價爲還不錯的一部影片。

首先影片是一部懸疑片,其次它還是一部家庭劇,也就是發生在一個家庭之間的懸疑片。隨着懸疑小說家哈蘭的離奇自殺死去,揭開了一個家庭成員關係的羣體性事件。

本來是一場看似自殺的事件,看似和睦的家人們平常的處理哈蘭的身後事,準備着葬禮,等待着遺囑。

然而私家偵探布蘭科的介入讓這起死亡事件開始往不一樣的方向發展。

哈蘭身份爲中心的故事設置:

首先,他是一個偵探小說作家,他的所有行爲和動機,就有了太多的可能性。在得知自己即將死去的時刻,還可以做出一場非常縝密的幫助護工瑪爾塔逃脫的設計。

其次,他是一個富翁,除了一座大房子,他還有很多的遺產,包括一家出版公司和自己小說的版權。這是一筆足夠養着所有家人的財富了。那麼他的遺產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意外的是,家人們嘴臉的轉變來源於哈蘭將所有遺產都給了護工瑪爾塔,這樣依賴哈蘭的這羣家人(“吸血鬼”)開始呈現出不同的嘴臉。

上帝視角的懸念故事鋪設:

整個影片中,觀衆都知道“兇手”是誰,在哈蘭家人審問的那個環節,也是一邊讓觀衆以上帝視角看到真相,又看着這些家人們“一本正經地說謊”。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的敘事結構中,最後的結局依然出乎大家的意料。

這樣,觀衆就好像那個片中的私家偵探一樣,並沒有去探索“真相”,而是進行着一場等待“真相”從天而降之旅。

有意思的是,可能觀衆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已經有了很多的猜測,但終究只有一部分人能夠真正猜測到故事的結尾。(爲了防止劇透,就不做更加深入地解析了。)

利刃出鞘的有趣意象設計:

片中有一個跟片名類似的道具,也就是這個有許多小刀組成的利刃出鞘的意象設計。這個設計也是相當有趣,比如我們看到哈蘭每位家人審問的時候都是以此爲背景的。這樣利刃之下的晃眼,顯得尤其可笑。

當然,護工瑪爾塔其實在片中一直如這個鏡頭一樣,處在利刃之下。觀衆都在擔心利刃究竟是如何落下的。

但是故事的結局又是相當出乎意料的。當利刃真正出鞘的時候,卻又成爲了一場戲謔的遊戲,結束了這次離奇的自殺案件。

這部片子也獲得了不少獎項,其實在這個電影院還沒有完全開放的時刻,還是很值得看一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