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業的發展,有着悠久的歷史,在海內外享有一定的聲譽。明清時期山西商人,尤其是祁縣、太谷、平遙一帶的晉中商人遍佈全國各地以及蒙古、俄國等國。他們經商有方,蔚成氣勢,促進了我國城市的興起與發展。探討晉商與城市興起之關係,成爲城市民俗研究中頗有意義的課題。

喬家

在內蒙古的包頭工商界和居民中流傳着這樣的民諺:“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復盛公,是祁縣商業大戶喬家的一個生意字號,它的鼎盛時期幾乎操縱着整個內蒙市場,在包頭商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包頭城的興起與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其實,晉中商業大戶,不只是喬家,還有平遙李家、毛家,介休侯家、冀家,榆次王家、常家,祁縣渠家等,都是晉中的富商巨賈。晉商不僅與包頭,還與伊犁、熱河以及武漢、重慶等城市的興盛有着密切關係。

以“復盛公”爲代表的晉商曾有曲折的發展過程。喬家“復盛公”的發跡地是內蒙的包頭。喬家的始祖喬貴發,原是祁縣喬家堡村的一個窮苦農民,早年雙親早亡寄居舅家,獨立生活後,常常衣不遮體,食不飽腹,老大年齡還打着光棍。遇有村人蓋房起屋,紅白喜事,他都去幫忙,專幹髒活累活,時常遭到親友的白眼。乾隆初年,爲生計所迫,只得背井離鄉去口外謀生,同一秦姓夥友在當時包頭的交通要地、蒙漢貿易的聚集點——西腦包(即今包頭市東河區西郊)經商,先後兩起兩落,歷經曲折。最初開設草料鋪,經售豆腐、豆芽、燒餅、切面及雜貨,生意剛有起色,後又一度虧本,幾乎垮掉。到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遇上好年景,他們從內地販買黃豆大賺其財,始建“廣盛公”,經營米、面、油、鹽、雜糧、雜貨,俗稱“六陳行”,經過幾十年苦心經營,積聚了資產。

其間因做買樹梢的投機買賣,又欠債累累,瀕臨倒閉。賴有同業支持和平日信譽,三年之後又轉虧爲盈,重整旗鼓,復興了基業。大約嘉慶初年,重新改組字號爲“復盛公”。道光中,喬家又獨資在包頭增設了“復盛全”、“復盛西”,共19個門面,四五百名職工,相繼開設了“復盛”號菜園,復盛協、復盛錦、復盛興、復盛和油坊及錢鋪、糧店。還進一步擴展到今日的呼和浩特市,開設“通順店”皮毛百貨業、“大德店”糧行、“德興長”面鋪等。嘉慶以來,喬家“復字號”生意憑藉包頭這塊發行地日漸興隆,形成了龐大的商業網絡,壟斷了包頭市場。包頭商會會長職務一直由“復字號”掌櫃們輪流擔任。喬家陸續將其商業字號延伸到北京、天津、東北及長江流域各大商埠,成爲全國著名的大富商。

最早在新疆開展商業活動的也是祁縣人。據說,在元明時期,祁縣一個姓劉的人,忠厚老實,家境貧寒,連父母和妻子也說他沒本事,爲了生存發家,他遠走外地,一連幾年無音信。家人以爲他死了。不料一年除夕之夜,他突然返回,說在新疆篩河發了財,從此家運有了轉機,清康熙年間也有祁縣商人在新疆做流動性買賣,到清乾隆年間,祁縣商人張雲中隨軍貿易進入伊犁,設古城 (奇臺縣)爲前站,迪化 (今烏魯木齊)爲中心站,伊寧縣爲前站,以經營茶葉、綢緞爲主,做起固定性買賣。在古城附近有個村莊名叫“小祁縣”,全村300餘戶居民,1500多人,老祁縣人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清同治清光緒年間,祁縣商人在古城、迪化、伊寧縣開設了固定的商莊、銀號、運輸等行業,從此祁縣商業在新疆四面開花,日益興旺。

明末清初,太谷北洸村曹家祖先曹三喜,也是顯赫一時的山西富商之一。他遠足熱河的三座塔謀生,先是以磨豆腐爲業,隨即又經營酒業、典當業、雜貨業,促進了該地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使人口迅速增多,後來在該地設置了朝陽縣,所以當地也有“先有曹家號,後有朝陽縣”的諺語。

從以上幾例可以看到山西商人對城市發展作用之一斑。

金碧輝煌的安徽壽縣報恩寺

尋古探今:扶余大金得勝陀頌碑

濟南靈巖寺攻略 靈巖寺住宿、美食攻略

金山嶺長城住宿攻略及相關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