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你知道央行數字貨幣每秒要支持多少筆交易嗎?你知道比特別每秒支持幾筆交易嗎?本期內容都會提到。(本文值得收藏)

央行數字貨幣這個主題呢,我們已經聊了幾期,沒看過的網友可以去翻一下。

有網友就留言說,還搞不清楚央行的數字貨幣跟比特幣有什麼區別,所以,今天我們就揭祕這個話題。

根據我的梳理,它們的區別相當大,至少有8個方面。

哪8個方面呢?我們還要從比特的基本概念說起。

有些網友可能還搞不清楚比特幣的概念,雖然它出來很久了,但確實有很多人依然不知道。

別擔心,我會先給大家簡單科普下概念,我們邊聊概念邊對比。

比特幣是世界上第一款加密數字貨幣,也是第一款由區塊鏈做出來的,它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由一個叫中本聰的人提出來的,並在2009年1月由中本聰通過挖礦發行了全球首個加密數字貨幣,也就是比特幣,由此誕生。

大家注意了,在這裏,第一個區別就出來了。

這個比特幣,它是個人發行的加密數字貨幣,而央行的數字貨幣呢,是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這個比特幣很有意思,2009年剛發行的時候,據說1美元可以買到1300枚幣特幣,相當便宜是吧,可是到了2017年,價格卻已經最高達到了20000美元左右一枚。

當初存了比特幣的人可以說是一夜超級暴富。

有人算了一下,8年時間,價格張了273萬倍。

當然後來它的價格也反覆波動,也曾在18年跌到6000美元。

所以,第二個區別也出來了。

就是比特幣的價格是不穩定的,隨時變化。

而央行的數字貨幣完全是另一個概念,央行的數字貨幣是面值固定的,100就是100,不會變。

比特幣有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特點,就是它似乎跟非法經濟活動聯繫特別緊密。

2016年的時候,國外就有人研究發現,大部分比特幣由投資者和非頻繁使用者持有,而且將比特幣用於非法經濟活動的用戶傾向於保護他們的財務隱私。

2018年的時候,國外又有人研究發現,比特幣25%的用戶和44%的交易與非法經濟活動有關。

到這裏,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的第三個區別也出來了,匿名性不同。

幣特幣有很好的匿名性,在比特幣網絡裏,你的身份是一串27-34位的字符,你可以用它來收發幣,沒人知道你是誰。

所以,會被拿來幹比如洗錢之類的非法經濟活動。

而央行的數字貨幣,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普通貨幣,是絕對不可以洗錢的。

而且它本身就有反洗錢的作用,誰敢洗錢,一抓一個準兒,它是可控匿名。

交易者之間不知道彼此是誰,但央行知道。

其實第四個區別,從剛纔的介紹裏也已經很明顯了。

就是你會發現比特幣可以買來買去,它是個可以投資的虛擬商品,而央行的數字貨幣完全另一回事,它是法定數字貨幣,就是數字化的人民幣,不可投資也不可以拿來買賣,你見過拿人民幣買人民幣的嗎?

所以,以後如果在網上看到有人炒作央行數字貨幣的概念讓你投資,那肯定都是騙人的,千萬別信也別碰。

我們繼續說比特幣,你知道比特別每秒鐘最多支持幾筆交易嗎?6筆,多了的話交易不了。

而我們國家央行數字貨幣,你知道每秒鐘要求支持多少筆交易嗎?

根據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去年8月份的說法,央行的數字貨幣要求至少要支持每秒30萬筆交易

這種量級差太遠了。

所以,兩者的第五個區別,可以歸納爲一點,央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是有超強支付工具屬性,而比特幣呢,無法實現這一點,它體現的更多是虛擬商品屬性。

另外,我們都知道,比特幣是純區塊鏈技術做出來,在區塊鏈的屬性裏,它屬於公有鏈。

啥是公有鏈呢?不在這裏解釋,大家可以去搜一下。

公有鏈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物理性能差,不支持高併發,說白了就是不能多人同時交易。

而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呢?

它是要代替一部分現金的,我們日常小額交易肯定超級頻繁,14億人每天都用,同一秒肯定巨量交易在發生。

所以,央行的數字貨幣使用的技術可能不是區塊鏈,而且一定不是公有鏈。

所以,這也是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的第六個區別,使用的底層技術不同。

也就是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用的可能不是區塊鏈技術。

這一點,穆長春在去年8月份也曾公開講過,央行不預設技術路線,用的不一定是區塊鏈。

所以,以後一提到央行數字貨幣誰要是告訴你是區塊鏈,你就可以懟他了!

到這裏,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的區別基本上分析到了,總共提到了六點。

其實除了這六點不同之外,還有兩點值得一提,簡單一提,不展開了。

第七點區別,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而央行數字貨幣則不一樣,央行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中心,也必須堅持央行的中心角色,因爲它要行使統籌和監管職能。

第八點區別,央行數字貨幣作爲法定數字貨幣,背後是以國家信用作擔保背書,而比特幣是沒有任何背書的虛擬貨幣。

雖然以上提到了兩者的8點不同之處,但肯定是無法全面覆蓋到的,如果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裏,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記得點贊評論轉發,同時歡迎關注我的賬號,我會繼續爲大家分享更多好知識,感謝觀看,我們下期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