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爲代價,講安全就是講政治。”市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魯小明接受採訪時表示,隨着水利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水利工作的重心逐漸從工程建設轉移到“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上來。市水利局高度重視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政治意識和底線思維。

水安全,關乎民生福祉,把水管住管好是水利人的天職。“既要排掉猛如虎的澇水,讓老百姓家園不受淹,又要守住大自然給予的水源,讓老百姓碗裏有水喫。”魯小明說,爲確保全市排澇暢通,慈溪水利人早在2002年就繪製了一張自己的藍圖,那就是“三橫十一縱”骨幹排澇河網。“爲了實現這張藍圖,我們已經奮鬥了將近20年,剩下的都是堵點、難點,都是硬骨頭。我們將建立近遠期項目庫,實施一批、準備一批、謀劃一批,進一步完善全市‘上攔、中疏、下排、外擋’的防洪排澇減災體系,攻堅克難,堅決將這張藍圖繪到底。”

我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約44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的五分之一、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對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2012年以來,我市連續出現豐水年份。魯小明認爲,豐枯終會反轉的規律要求我們必須做到防汛抗旱兩手抓,不僅要考慮預排預泄問題,更要統籌供水預期難題,同時謀劃我市中遠期水資源儲備,堅持“內治外引”兩手抓,加強境外引水溝通聯絡,確保境外引水保質保量,充分挖掘境內水資源潛力,深化研究鄭徐水庫工業水廠及水庫擴容、聯調等方案。

排得出、留得住,水利工程必須安全運行。近年來,市水利局加快推進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強化事故源頭管理,開展安全風險評估,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紮實構建事故應急救援最後一道防線。落實嚴格的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線上監管與線下監管同步展開,我市的重點水利運行工程都錄入水利工程標準化運行管理平臺和水利安全生產信息系統,進行“標準化”管理。每逢重大節假日、颱風天氣,市水利局都會開展針對性的安全檢查,督促管理單位加強安全管理、落實安全責任。

臨近主汛期,水利安全面臨更大考驗。市水利局將密切注意天氣和水情變化,積極與應急管理、氣象等部門溝通協調,科學調度,合理蓄泄,同時加強對水利建設項目和水利運行工程的安全生產檢查力度,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高標準嚴要求築牢水利安全防線。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利羣

編輯|雯子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