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事中

不论茶汤的品质呈现

还是茶事本身的进行

人,茶,水,器皆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如果说茶是本土的

那么它扎根的土壤砂石

则是来自原乡的

在地印记

老岩泥是植根于台湾当地的原生岩矿

台湾陶艺家们将己之匠心与热情

倾注其中

无数次探索,千百次烧造

至今

老岩泥成为台湾陶艺家创作的基础材料

以及承载茶汤的文化符号

最早了解老岩泥和使用老岩泥烧制的器

始于台湾陶作坊

当时并不识得陶作坊创始人林荣国先生

在后来多次与林荣国先生关于茶的交流中

深刻的感受到这位从1978年至今

潜心专研陶的学术与创作艺术的陶艺家

质朴,谦和

严谨,精进

热爱,执着

和他不断以陶作坊的作品进行诠释和表达的

茶之观点

以器引茶

肖思学

2020.5.28

往下看:关于老岩泥的要点知识

1.老岩泥茶器和柴烧茶器的区别

柴烧是以木柴为热源的烧制技术,是最传统而古老的烧制技艺。柴烧作品的肌理与釉彩,是木柴燃烧后的木灰与土坯表面的成分经高温熔融产生变化的结果。理论上任何陶瓷器都可用柴烧来烧制,老岩泥,作为一个泥料,当然也可柴烧。而老岩泥茶器上类似于柴烧的纹理色泽,主要是因矿石成分高温下在器物表面呈现的如同柴烧的变化,自然,质朴且富于变化。

2. 老岩泥茶器和紫砂茶器的区别

老岩泥和紫砂两者都属陶类,都是泡茶的优质器具的选项之一。在用料成分、烧制工艺上不完全一样,导致对于茶汤的呈现也有所不同,从而适配不同的茶。

3. 老岩泥茶器,材质表面的颗粒是什么?

台湾素有“地质家乐园”之称,这里的石头一般都被称为岩矿。用这里的石头和陶土融合在一起,结构中的矿物质可以把茶的苦涩调和为醇和、顺滑。原理如同紫砂对于茶汤的改变,所谓器为茶之父。

在多次高温氧化还原下,大量碳元素和土坯里的铁、钠等元素产生共熔现象,土胎质地由此更加坚硬,壶胎呈现出富于光芒的金属质感。

但是,泥料中的矿物质(如石英、云母等)在约1250度高温左右无法熔融,老岩泥器用表面就会出现突出分布,从而表现出粗犷素朴的质感。

4. 老岩泥茶器的特点?一次烧适合泡什么茶?三次烧适合泡什么茶?六次烧适合泡什么茶?

老岩泥富含矿石,即石英土坯,经高温氧化还原烧制后,可以转化水质,能体现茶汤醇厚滑爽及香气的纯正清扬。呈现颗粒状的胎质,散热慢,聚温性比陶与瓷更胜一筹。一次烧,三次烧,六次烧其实是指进窑烧制的次数。随着重复窑烧次数的增加,胚体结构质地更加紧致结实,密度越高,热传导性能越快,相对茶汤的呈现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适配不同的茶。

一次烧适合老茶、重发酵的茶或非高香类茶,比如红茶,普洱熟茶,黑茶,老茶等。如果是普洱生茶,建议品饮年份在15年以上。

三次烧适合中度发酵和中度焙火的乌龙茶,老白茶等。如果是普洱生茶,比较适合中期茶。

六次烧适合瀹泡普洱生茶,轻度发酵及轻度焙火的乌龙茶,新白茶或绿茶等。

莲语学堂 | 茶事美育研习社 | 书茶生活

相关文章